国华锦能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EH)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前言 | 第8-12页 |
1.1 课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1.2 汽轮机控制系统发展概述 | 第8-10页 |
1.3 研究对象简介 | 第10页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2页 |
2 国华锦能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EH)概述 | 第12-21页 |
2.1 概述 | 第12页 |
2.2 DEH系统的组成 | 第12-21页 |
2.2.1 DEH电控系统 | 第12-14页 |
2.2.2 DEH液控系统 | 第14-21页 |
3 DEH转速调节系统 | 第21-28页 |
3.1 DEH自动调节系统总貌 | 第21-23页 |
3.2 转速调节系统 | 第23-26页 |
3.3 转速设定值形成原理 | 第26页 |
3.4 转速调节回路分析 | 第26-28页 |
4 DEH负荷调节系统 | 第28-32页 |
4.1 功率反馈控制回路分析 | 第28-30页 |
4.2 调节级压力回路分析 | 第30页 |
4.3 负荷开环控制方式 | 第30页 |
4.4 负荷协调控制方式 | 第30页 |
4.5 控制方式逻辑 | 第30-32页 |
4.5.1 操作员自动方式(OA) | 第31页 |
4.5.2 自启动方式(ATR MODE)逻辑 | 第31-32页 |
5 汽轮机保护系统及旁路系统 | 第32-42页 |
5.1 汽机挂闸与跳闸逻辑 | 第32页 |
5.2 超速保护及负荷不平衡功能 | 第32-33页 |
5.3 阀门试验逻辑 | 第33-38页 |
5.4 旁路系统概述 | 第38-42页 |
5.4.1 旁路系统的主要功能 | 第38-39页 |
5.4.2 旁路系统的构成 | 第39-41页 |
5.4.3 故障下旁路的工作状态 | 第41-42页 |
6 阀门控制与 | 第42-66页 |
6.1 阀门控制与管理 | 第42页 |
6.2 阀门位置控制 | 第42-47页 |
6.2.1 高压调节阀阀位指令形成原理 | 第42-45页 |
6.2.2 高压主汽阀阀位指令的形成 | 第45-46页 |
6.2.3 中压调节阀阀位指令的形成 | 第46-47页 |
6.2.4 中压主汽阀的开关逻辑 | 第47页 |
6.3 阀门试验 | 第47-51页 |
6.3.1 高压调节阀试验 | 第48-49页 |
6.3.2 高压主汽阀试验 | 第49-50页 |
6.3.3 中压阀组试验 | 第50-51页 |
6.4 锦界 | 第51-66页 |
6.4.1 问题的提出 | 第51页 |
6.4.2 配汽优化设计 | 第51-63页 |
6.4.3 配汽改造对机组性能的影响 | 第63-65页 |
6.4.4 试验结论 | 第65-66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6-67页 |
7.1 总结 | 第66页 |
7.2 展望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