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自昌传奇三种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2页 |
第一章 许自昌传奇三种的题材与主题 | 第12-31页 |
第一节 许自昌传奇三种的题材 | 第12-19页 |
一、 历史剧《水浒记》 | 第13-15页 |
二、 风情剧《灵犀佩》 | 第15-16页 |
三、 风情剧《橘浦记》 | 第16-19页 |
第二节 许自昌传奇三种的主题 | 第19-23页 |
一、 《水浒记》中的“忠义”主题 | 第19-21页 |
二、 《灵犀佩》中的“爱情”主题 | 第21-22页 |
三、 《橘浦记》中的“善恶”主题 | 第22-23页 |
第三节 许自昌戏曲创作思想探源 | 第23-31页 |
一、 许自昌的思想性情 | 第24-26页 |
二、 许自昌的戏曲交游 | 第26-27页 |
三、 晚明社会文化背景 | 第27-28页 |
四、 苏州地区文化风尚 | 第28-31页 |
第二章 许自昌传奇三种的剧情组织与人物塑造 | 第31-42页 |
第一节 许自昌传奇三种的剧情组织 | 第31-35页 |
一、 信物的巧妙串联 | 第31-33页 |
二、 双线结构的运用 | 第33-35页 |
第二节 许自昌传奇三种的人物塑造 | 第35-42页 |
一、 行为和心理的细腻刻画 | 第36-38页 |
二、 于矛盾冲突中刻画性格 | 第38-40页 |
三、 于对比中突显人物性格 | 第40-42页 |
第三章 许自昌传奇三种的语言运用 | 第42-52页 |
第一节 许自昌传奇三种的曲词特点 | 第42-47页 |
一、 骈俪典雅,善于用典 | 第42-43页 |
二、 宫调规范,韵律和谐 | 第43-45页 |
三、 贴合人物,形象生动 | 第45-47页 |
第二节 许自昌传奇三种的宾白特点 | 第47-52页 |
一、 宾白的典雅优美 | 第47-49页 |
二、 宾白的通俗诙谐 | 第49-52页 |
第四章 许自昌传奇三种的舞台表演艺术设计 | 第52-62页 |
第一节 角色安排 | 第52-55页 |
一、 生旦的合理分工 | 第52-54页 |
二、 净丑角色的强化 | 第54-55页 |
第二节 科介设计 | 第55-57页 |
一、 真实合理的科介设计 | 第55-56页 |
二、 生动出彩的科介设计 | 第56-57页 |
第三节 唱念设计 | 第57-62页 |
第五章 许自昌传奇三种的戏曲史地位与舞台传播 | 第62-68页 |
第一节 许自昌传奇三种的戏曲史地位 | 第62-65页 |
一、 《水浒记》与明代其他水浒传奇剧的对比 | 第62-63页 |
二、 《橘浦记》与宋元其他龙女戏的对比 | 第63-64页 |
三、 许自昌传奇三种的流传 | 第64-65页 |
第二节 许自昌传奇三种的舞台传播 | 第65-68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