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公安工作论文--治安工作论文--公共秩序管理论文

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理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次第7-9页
1 引言第9-14页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第9-11页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第11-12页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2页
    1.5 本文的创新性及不足第12-14页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正确处理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重要性第14-19页
    2.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要求和原则第14-15页
    2.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第15-17页
        2.2.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在新时期的理论创新成果第15-16页
        2.2.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助于巩固党的社会基础第16页
        2.2.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完成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第16-17页
    2.3 正确处理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第17-19页
        2.3.1 有助于推动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的完善第17-18页
        2.3.2 有助于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的改善第18-19页
3 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概述第19-30页
    3.1 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内涵第19-20页
    3.2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主要形式第20-23页
    3.3 各类群体性事件呈现出的基本态势第23-25页
        3.3.1 数量增大第23-24页
        3.3.2 规模增大第24页
        3.3.3 频率增大第24页
        3.3.4 强度增大第24-25页
        3.3.5 范围扩大第25页
    3.4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主要特点第25-30页
        3.4.1 复杂性、突发性增强第26页
        3.4.2 网络与现实事件的交汇融合第26页
        3.4.3 经济问题政治化倾向第26-27页
        3.4.4 民众对政府公信力、救助力存疑,崇信自理救助第27-28页
        3.4.5 暴力对抗性、破坏性不断增强第28-29页
        3.4.6 无直接利益的情绪化参与第29-30页
4 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频发的原因第30-37页
    4.1 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的多元化第30页
    4.2 农村大量社会问题的存在第30-33页
        4.2.1 自然资源边界权属争议第30-31页
        4.2.2 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违约毁约和强流第31-32页
        4.2.3 征地拆迁及补偿安置政策的配套不合理第32页
        4.2.4 基层选举过程中的违规操作和舞弊行为第32-33页
        4.2.5 农村债权债务第33页
    4.3 基层政府工作中存在一定的不足第33-34页
        4.3.1 民生意识淡薄第34页
        4.3.2 政绩冲动第34页
    4.4 社会发展中的其他新型矛盾第34-35页
    4.5 基层政府及其部门不作为或处置失当第35-37页
5 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消极影响第37-40页
    5.1 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物资损害第37页
    5.2 给人民造成巨大的精神损害第37-38页
    5.3 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消极影响第38页
    5.4 损害当地党委和政府的良好形象第38-39页
    5.5 极易被不法势力利用,动摇党的执政基础第39-40页
6 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对于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第40-48页
    6.1 更新观念,为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奠定思想之基第40-41页
    6.2 创新管理,以巩固、扩大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社会基础第41-42页
    6.3 畅通渠道,为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源泉动力第42-44页
    6.4 仔细甄别利益归属,以化解社会矛盾第44-46页
    6.5 增强政府公信力,为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政治保障第46页
    6.6 健全信息管理机制,为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丰富的调度资源第46-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群体行为的合法性判断
下一篇:社区矫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