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农业合作形式论文--经济联合体论文

农民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风险评价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一、研究背景第11-12页
        二、研究意义第12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6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二、国内研究综述第14-15页
        三、简要评述第15-16页
    第三节 研究方案第16-18页
        一、研究内容第16页
        二、研究方法第16-17页
        三、技术路线第17-18页
    第四节 创新和不足之处第18-19页
        一、创新第18页
        二、不足第18-19页
第二章 农民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理论基础第19-23页
    第一节 农民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理论基础第19-21页
        一、合作金融理论第19-20页
        二、风险管理理论第20-21页
    第二节 农民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的概述第21-23页
        一、农民合作社的定义第21页
        二、农民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的定义第21页
        三、农民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遵循的原则第21-23页
第三章 农民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的发展现状第23-28页
    第一节 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的模式第23-26页
        一、按信用合作的形式划分第23-24页
        二、按信用合作的媒介和手段划分第24-25页
        三、按信用合作的业务内容划分第25页
        四、按信用合作资金的来源划分第25页
        五、按信用合作入股方式划分第25页
        六、按信用合作的业务范围划分第25-26页
    第二节 农民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普遍存在的问题第26-28页
        一、资金来源存款化第26页
        二、资金运用额度低第26页
        三、盈余分配方法不合规第26-27页
        四、内部管理不规范第27页
        五、缺乏民主管理第27页
        六、监管缺失第27-28页
第四章 农民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的风险及成因第28-35页
    第一节 合规风险及成因第28-30页
        一、合规风险的含义及表现第28-29页
        二、合规风险的成因第29-30页
    第二节 操作风险及成因第30-31页
        一、操作风险的含义第30页
        二、操作风险的成因第30-31页
    第三节 信用风险及成因第31-33页
        一、信用风险的含义第31-32页
        二、信用风险的成因第32-33页
    第四节 流动性风险及成因第33-34页
        一、流动性风险的含义第33页
        二、流动性风险的成因第33-34页
    第五节 资本风险及成因第34-35页
        一、资本风险的含义第34页
        二、资本风险的成因第34-35页
第五章 农民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风险评价第35-52页
    第一节 模型的构建第35-38页
        一、确定风险评价指标因素集第35-36页
        二、确定风险评语集第36页
        三、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第36-37页
        四、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计算第37-38页
    第二节 风险评价指标的选取第38-41页
        一、合规风险度量指标第39页
        二、操作风险度量指标第39-40页
        三、信用风险度量指标第40页
        四、流动性风险度量指标第40页
        五、资本风险度量指标第40-41页
    第三节 案例分析第41-52页
        一、所选研究对象说明第41-42页
        二、所选研究对象内部信用合作风险评价第42-52页
第六章 农民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风险防控对策第52-57页
    第一节 构建相关法律体系,建立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监管机制第52-53页
        一、构建农民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法律体系第52页
        二、构建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监督机制第52-53页
    第二节 完善内部治理,建立健全的内控制度第53-54页
        一、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第53页
        二、建立健全内控制度第53-54页
    第三节 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人员培训第54-55页
        一、加大对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的宣传力度和农民信用意识的培训第54页
        二、加强人员的培训第54页
        三、建立社员信用档案第54-55页
    第四节 适当采用抵押担保的方式发放部分信用合作资金第55页
    第五节 完善风险处置机制第55-57页
        一、建立与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对接机制第55-56页
        二、建立风险处置基金第56页
        三、加快发展农业保险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附录第61-65页
致谢第65-66页
本人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政府农村公共品供给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基于CA-Markov-Ann的昆明市土地利用格局模拟及预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