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9-12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2 理论和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1.2.1 统战工作开展方面 | 第12-13页 |
1.2.2 社会主义学院相关研究方面 | 第13-14页 |
1.2.3 胜任力模型方面 | 第14-17页 |
1.3 研究对象 | 第17-18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5 研究路线 | 第19-21页 |
第2章 社会主义学院干部胜任力模型实证研究 | 第21-33页 |
2.1 社会主义学院干部胜任力特征标准 | 第21页 |
2.2 社会主义学院干部胜任力模型预试问卷调查 | 第21-33页 |
2.2.1 设计预试问卷题项 | 第21-23页 |
2.2.2 预试问卷项目分析 | 第23-29页 |
2.2.3 问卷信度检验 | 第29-30页 |
2.2.4 预试问卷因子命名 | 第30-31页 |
2.2.5 正式问卷的模型验证 | 第31-33页 |
第3章 基于社会主义学院干部胜任力模型的分析 | 第33-51页 |
3.1 社会主义学院干部胜任力正式调查问卷的分析 | 第33-43页 |
3.1.1 正式问卷中的人口学变量分析 | 第33-34页 |
3.1.2 胜任力因子与性别探讨 | 第34-35页 |
3.1.3 胜任力因子与民族探讨 | 第35-36页 |
3.1.4 胜任力因子与专业探讨 | 第36-37页 |
3.1.5 胜任力因子与年龄探讨 | 第37-38页 |
3.1.6 胜任力因子与学历探讨 | 第38-39页 |
3.1.7 胜任力因子与工作年限探讨 | 第39-41页 |
3.1.8 胜任力因子与统一战线系统工作年限探讨 | 第41-43页 |
3.2 社会主义学院工作干部胜任力因子的内涵探讨 | 第43-49页 |
3.2.1 政治立场 | 第43-44页 |
3.2.2 宜人性 | 第44-45页 |
3.2.3 健康心态 | 第45-46页 |
3.2.4 学习能力 | 第46-47页 |
3.2.5 创新精神 | 第47-48页 |
3.2.6 沟通艺术 | 第48-49页 |
3.2.7 执行力 | 第49页 |
3.3 社会主义学院干部胜任力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第49-51页 |
第4章 社会主义学院干部胜任力模型的应用 | 第51-55页 |
4.1 构建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社会主义学院干部培训体系 | 第51-52页 |
4.2 加强对区县社校(院)干部的培训和指导 | 第52-55页 |
第5章 研究的结论与不足 | 第55-57页 |
5.1 结论 | 第55页 |
5.2 研究的不足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附录 A | 第61-63页 |
附录 B | 第63-67页 |
附录 C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