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饲料作物、牧草论文--多年生禾本科牧草论文

披碱草幼穗分化及胚胎学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插图与附表清单第8-9页
1 前言第9-15页
    1.1 披碱草研究利用现状第9页
    1.2 禾本科植物幼穗分化过程和日开花动态的研究第9-12页
        1.2.1 禾本科植物幼穗分化国外研究进展第9-10页
        1.2.2 禾本科植物幼穗分化国内研究进展第10-12页
        1.2.3 禾本科植物日开花动态的研究进展第12页
    1.3 植物胚胎学研究概况第12-14页
        1.3.1 国际上植物胚胎学研究的成就第12-13页
        1.3.2 国内植物胚胎学研究的成就第13-14页
    1.4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1.4.1 研究目的第14页
        1.4.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5-17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5页
    2.2 幼穗分化的观察第15页
    2.3 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第15-16页
        2.3.1 涂片法对花药的观察第15-16页
        2.3.2 常规石蜡切片法第16页
    2.4 双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第16页
    2.5 一日开花动态观察第16页
    2.6 显微图像分析及数据处理第16-17页
3 结果与分析第17-37页
    3.1 幼穗分化的观察第17-22页
        3.1.1 幼穗分化时期的划分第17-18页
            3.1.1.1 初生期第17页
            3.1.1.2 伸长期第17页
            3.1.1.3 结节期第17页
            3.1.1.4 小穗突起期第17-18页
            3.1.1.5 颖片突起期第18页
            3.1.1.6 小花突起期第18页
            3.1.1.7 雌雄蕊形成期第18页
            3.1.1.8 抽穗期第18页
        3.1.2 幼穗分化发育的规律第18-19页
        3.1.3 幼穗长度与植株高度及叶片长度的变化第19-22页
    3.2 披碱草花药和花粉粒的发育第22-28页
        3.2.1 花药壁的发育第23-25页
        3.2.2 花粉粒的发育第25-28页
            3.2.2.1 小孢子的发生第25-27页
            3.2.2.2 雄配子体发育第27-28页
    3.3 披碱草胚囊的发育第28-30页
        3.3.1 胚珠的发育第28页
        3.3.2 大孢子的发生第28-29页
        3.3.3 雌配子体的发育第29-30页
    3.4 披碱草开花和受精过程第30-32页
        3.4.1 开花动态第30-31页
        3.4.2 受精过程第31-32页
    3.5 披碱草胚和胚乳的发育第32-37页
        3.5.1 胚的发育第32-35页
        3.5.2 胚乳的发育第35-37页
4 讨论第37-38页
    4.1 幼穗分化的时期划分及分化规律第37页
    4.2 幼穗分化与植株高度叶长及物候期的关系第37-38页
    4.3 有性生殖中胚胎的发育特征第38页
    4.4 反足细胞团的发育过程的讨论第38页
5 结论第38-40页
致谢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7页
作者简介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休眠基因Viviparous-1在斯卑尔脱小麦中等位变异的鉴定及表达特性研究
下一篇:内蒙古马铃薯主要品种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