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居住建筑论文--传统住宅(民居)论文

生态文化视野下的安康地区传统民居及其环境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绪论第8-16页
    1.1 研究的背景第8-16页
        1.1.1 国内外建筑保护研究的现状及理论第8-12页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2-13页
        1.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第13-15页
        1.1.4 研究的框架第15-16页
2.安康地区概况及文化背景第16-26页
    2.1 安康地区概况第16-22页
        2.1.1 地理区位及自然环境第16-17页
        2.1.2 历史沿革第17-22页
    2.2 安康地区历史文化与社会特征第22-26页
        2.2.1 汉水流域的的历史与文化特色第22-23页
        2.2.2 民风民俗第23-26页
3.安康地区传统民居的形态及布局第26-42页
    3.1 传统民居的村落布局第26-32页
        3.1.1 传统民居的空间组成形态第27页
        3.1.2 传统民居的建筑布局第27-32页
    3.2 传统民居的建筑结构特点第32-39页
        3.2.1 建筑内部分布第34页
        3.2.2 建筑内部结构第34-36页
        3.2.3 建筑屋顶的构造第36-37页
        3.2.4 建筑装饰第37-39页
    3.3 生态文化对传统民居的影响第39-42页
4.以白河县为例进行分析研究第42-52页
    4.1 白河县概况第42页
    4.2 白河县传统民居演变过程第42-44页
    4.3 白河县传统民居的存在形式第44-49页
        4.3.1 独立式的民居—张氏民居第44-46页
        4.3.2 前店后宅式民居—桥儿沟罗氏民居第46-47页
        4.3.3 乡间农舍—黄氏民居第47-49页
    4.4 白河县传统民居的历史价值第49-52页
5.白河县传统民居的保护和利用第52-80页
    5.1 传统民居中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第53-55页
    5.2 传统民居的保护内容第55-57页
    5.3 传统民居保护的方法第57-58页
    5.4 白河县传统民居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第58-66页
        5.4.1 以白河县桥儿沟为例分析第58-62页
        5.4.2 以白河县双全村为例分析第62-66页
    5.5 传统民居保护的措施第66-78页
        5.5.1 桥儿沟传统民居保护的措施第66-69页
        5.5.2 双全村传统民居保护的措施第69-78页
    5.6 传统民居的持续发展与利用第78-80页
6.结论第80-82页
致谢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86页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第86-88页
附录第88-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区人居视野下晋中盆地县城空间形态演变研究--以太谷县为例
下一篇:转型背景下资源型城市公园绿地的综合评价及规划引导研究--以石嘴山大武口城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