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炭微电解预处理印染废水的试验研究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信息 | 第5-9页 |
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页 |
1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印染废水的来源及特点 | 第11-13页 |
1.2.1 印染废水的来源 | 第11-12页 |
1.2.2 印染废水的特点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印染废水研究 | 第13-18页 |
1.3.1 物理法 | 第13-15页 |
1.3.2 化学法 | 第15-16页 |
1.3.3 生物法 | 第16-18页 |
1.4 印染废水处理中面临的问题 | 第18-19页 |
1.4.1 印染废水处理难度增加 | 第18页 |
1.4.2 排放标准日益严格 | 第18-19页 |
1.5 课题的提出 | 第19-20页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9页 |
1.5.2 创新点 | 第19页 |
1.5.3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2 铁炭微电解技术 | 第20-26页 |
2.1 铁炭微电解法 | 第20页 |
2.2 铁炭微电解工艺的原理 | 第20-21页 |
2.2.1 原电池反应 | 第20页 |
2.2.2 氧化还原反应 | 第20-21页 |
2.2.3 吸附作用 | 第21页 |
2.2.4 絮凝作用 | 第21页 |
2.3 铁炭微电解工艺的影响因素 | 第21-22页 |
2.3.1 进水浓度的影响 | 第21页 |
2.3.2 停留时间的影响 | 第21-22页 |
2.3.3 铁屑粒径的影响 | 第22页 |
2.3.4 铁炭体积比的影响 | 第22页 |
2.3.5 初始 pH 值的影响 | 第22页 |
2.3.6 其他因素的影响 | 第22页 |
2.4 铁炭微电解在高浓度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22-24页 |
2.4.1 微电解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22-23页 |
2.4.2 微电解在制药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23页 |
2.4.3 微电解在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23-24页 |
2.4.4 微电解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24页 |
2.4.5 微电解在含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24页 |
2.4.6 微电解在其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24页 |
2.5 微电解工艺在处理工业废水中存在的问题 | 第24-26页 |
3 微电解处理印染废水试验设计 | 第26-32页 |
3.1 试验材料 | 第26-27页 |
3.1.1 水样来源及性质 | 第26-27页 |
3.1.2 试验材料预处理 | 第27页 |
3.2 试验仪器及药品 | 第27-30页 |
3.2.1 主要试验仪器 | 第27-28页 |
3.2.2 主要试验药品 | 第28页 |
3.2.3 分析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28-30页 |
3.3 试验方法 | 第30-32页 |
3.3.1 单因素试验法 | 第30-31页 |
3.3.2 正交试验法 | 第31页 |
3.3.3 机理试验法 | 第31-32页 |
4 微电解处理印染废水的试验 | 第32-46页 |
4.1 单因素试验 | 第32-39页 |
4.1.1 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32-34页 |
4.1.2 铁屑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34-35页 |
4.1.3 铁炭质量比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35-37页 |
4.1.4 初始 pH 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37-39页 |
4.1.5 单因素试验结论 | 第39页 |
4.2 正交试验 | 第39-42页 |
4.2.1 试验过程 | 第40页 |
4.2.2 试验结果 | 第40-42页 |
4.2.3 正交试验结论 | 第42页 |
4.3 机理试验 | 第42-44页 |
4.3.1 试验过程 | 第42-43页 |
4.3.2 实验结果 | 第43-44页 |
4.3.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4页 |
4.3.4 机理实验结论 | 第44页 |
4.4 微电解技术对废水可生化性的影响实验 | 第44-46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46-47页 |
5.1 结论 | 第46页 |
5.2 建议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