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1 社会网络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 | 第14页 |
1.3.2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机制研究 | 第14-16页 |
1.3.3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效果研究 | 第16-17页 |
1.3.4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 第17页 |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4.3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2.1.1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 | 第20页 |
2.1.2 管护模式 | 第20页 |
2.1.3 社会网络 | 第20-21页 |
2.1.4 管护效果 | 第21页 |
2.2 理论框架 | 第21-23页 |
2.2.1 管护模式与小型农田水利管护效果 | 第21-22页 |
2.2.2 社会网络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效果 | 第22-23页 |
2.2.3 管护模式、社会网络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效果 | 第2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现状及管护现状 | 第24-32页 |
3.1 国家财政用于农村水利支出现状 | 第24页 |
3.2 数据来源及样本描述 | 第24-27页 |
3.2.1 数据来源 | 第24-25页 |
3.2.2 样本区域农户基本特征 | 第25-26页 |
3.2.3 样本区域村庄基本特征 | 第26-27页 |
3.3 样本区域不同管护模式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管护现状 | 第27-30页 |
3.3.1 样本农户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满意度 | 第27-28页 |
3.3.2 样本农户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管护满意度 | 第28-29页 |
3.3.3 样本区域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完好情况 | 第29-30页 |
3.3.4 样本区域不同管护模式下农户参与情况 | 第3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四章 社会网络变量测度及解析 | 第32-37页 |
4.1 社会网络变量测度 | 第32-35页 |
4.1.1 指标体系构建 | 第32-33页 |
4.1.2 农户社会网络指数 | 第33-35页 |
4.2 社会网络变量特征分析 | 第35-3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五章 管护模式、社会网络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效果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7-43页 |
5.1 模型构建 | 第37-39页 |
5.1.1 变量选取与测度 | 第37-38页 |
5.1.2 有序Probit模型构建 | 第38-39页 |
5.2 社会网络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效果的影响分析 | 第39页 |
5.3 管护模式和社会网络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效果的交互影响分析 | 第39-40页 |
5.4 控制变量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效果的影响分析 | 第40-41页 |
5.5 稳健性检验 | 第41-42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3-45页 |
6.1 结论 | 第43-44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作者简介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