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制造工艺论文

基于在机检测数据的工件位姿调整方法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7页
        1.2.1 几何特征匹配技术第12-13页
        1.2.2 工件定位与余量优化第13-15页
        1.2.3 在机检测技术第15-17页
    1.3 课题来源第17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7-19页
第2章 工件特征面的划分与加工误差信息分析第19-24页
    2.1 引言第19页
    2.2 工件检测特征面划分第19-20页
    2.3 工件特征面的加工误差测量信息分析第20-22页
    2.4 工件姿态描述方式第22-23页
    2.5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3章 基于测量点与特征矢量的工件姿态调整算法第24-38页
    3.1 引言第24页
    3.2 工件姿态调整配准计算第24-32页
        3.2.1 配准总体技术路线第25-26页
        3.2.2 特征矢量的求解第26-30页
        3.2.3 表面旋转矩阵及综合偏差矢量求解第30-31页
        3.2.4 平移配准矩阵的求解第31-32页
    3.3 工件坐标系(WCS)调整参数计算第32页
    3.4 自适应迭代配准计算第32-33页
    3.5 算法验证第33-37页
    3.6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4章 基于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的工件位姿调整方法第38-53页
    4.1 引言第38页
    4.2 算法流程第38-46页
        4.2.1 局部坐标系的建立第39-40页
        4.2.2 初始匹配矩阵求解第40-42页
        4.2.3 精确匹配矩阵求解第42-46页
    4.3 算法验证第46-52页
    4.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5章 工件位姿调整的可视化设计第53-57页
    5.1 工件位姿调整系统功能及组成第53-54页
    5.2 工件位姿调整系统可视化设计第54-55页
    5.3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57-59页
    6.1 总结第57-58页
    6.2 展望第58-59页
致谢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UWB的AGV高精度室内定位系统研究
下一篇:螺栓连接载荷导入系数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