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1.1 植物的抗逆生理 | 第12-13页 |
1.2 蛋白激酶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3 WNKs家族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4 研究意义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4.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二章 TaWNK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分析 | 第17-30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7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17页 |
2.1.2 菌株及载体 | 第17页 |
2.2 实验试剂 | 第17-18页 |
2.2.1 限制性内切酶 | 第17页 |
2.2.2 PCR试剂 | 第17页 |
2.2.3 核酸操作试剂盒 | 第17-18页 |
2.2.4 生化试剂 | 第18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18-21页 |
2.3.1 TaWNK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18-19页 |
2.3.2 TaWNK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19页 |
2.3.3 TaWNK的亚细胞定位 | 第19-21页 |
2.3.3.1 TaWNK基因的克隆 | 第19-21页 |
2.4 结果与分析 | 第21-29页 |
2.4.1 TaWNK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21-22页 |
2.4.2 TaWNK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22-27页 |
2.4.3 TaWNK的亚细胞定位 | 第27-29页 |
2.4.3.1 TaWNK基因的克隆 | 第27-28页 |
2.4.3.3 TaWNK的亚细胞定位 | 第28-29页 |
2.5 讨论 | 第29-30页 |
第三章 TaWNK转基因拟南芥株系抗性鉴定 | 第30-34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30页 |
3.1.1 植物材料 | 第30页 |
3.1.2 菌株及载体 | 第30页 |
3.2 实验试剂 | 第30页 |
3.2.1 限制性内切酶 | 第30页 |
3.2.2 PCR试剂 | 第30页 |
3.2.3 核酸操作试剂盒 | 第30页 |
3.2.4 生化试剂 | 第30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3.3.1 TaWNK转基因拟南芥株系的筛选 | 第30-31页 |
3.3.2 TaWNK转基因拟南芥株系抗性鉴定 | 第31页 |
3.4 结果与分析 | 第31-33页 |
3.4.1 TaWNK过表达拟南芥阳性株系的鉴定 | 第31-32页 |
3.4.2 苗期抗性鉴定 | 第32-33页 |
3.5 讨论 | 第33-34页 |
第四章 TaWNK作用机制研究 | 第34-42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34页 |
4.1.1 菌株 | 第34页 |
4.1.2 载体 | 第34页 |
4.2 实验试剂 | 第34页 |
4.2.1 限制性内切酶 | 第34页 |
4.2.2 PCR试剂 | 第34页 |
4.2.3 核酸操作试剂盒 | 第34页 |
4.2.4 生化试剂 | 第34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34-37页 |
4.3.1 TaWNK互作蛋白的筛选 | 第34-37页 |
4.3.2 与TaWNK互作蛋白的基因克隆和亚细胞定位 | 第37页 |
4.3.3 候选互作蛋白与TaWNK的互作验证(酵母双杂交技术和双分子荧光互补) | 第37页 |
4.4 结果与分析 | 第37-40页 |
4.4.1 酵母双杂交系统筛小麦cDNA文库 | 第37-38页 |
4.4.2 候选基因的扩增及其特性分析 | 第38-39页 |
4.4.3 候选互作蛋白与TaWNK的互作验证(酵母双杂交技术和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 | 第39-40页 |
4.5 讨论 | 第40-42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附录 | 第48-54页 |
作者简介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