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城镇形成与发展论文

基于激励规制理论的准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政府监管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页
1 绪论第9-16页
    1.0 本文的研究背景第9-10页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目的第10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1-13页
        1.2.1 政府监管理论综述第11页
        1.2.2 政府监管体制综述第11页
        1.2.3 政府监管内容综述第11-12页
        1.2.4 基于激励规制理论的政府监管综述第12页
        1.2.5 实现政府激励规制机制的策略综述第12-13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第13-16页
        1.3.1 研究内容第13页
        1.3.2 技术路线第13-15页
        1.3.3 研究方法第15-16页
2 研究的基础理论第16-27页
    2.1 项目区分相关理论第16-20页
        2.1.1 公共产品理论第16-17页
        2.1.2 项目区分理论第17-18页
        2.1.3 可经营性系数理论第18-20页
    2.2 准经营性基础设施相关概念第20-23页
        2.2.1 城市基础设施理论第20-21页
        2.2.2 准经营性基础设施理论第21页
        2.2.3 准经营性项目的公私合作理论第21-23页
    2.3 政府规制经济学理论第23-26页
        2.3.1 公共利益理论第24页
        2.3.2 规制俘虏理论第24页
        2.3.3 可竞争市场理论第24页
        2.3.4 激励规制理论第24-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7页
3 基于激励规制理论的政府监管第27-33页
    3.1 激励规制理论及其重要性第27-29页
        3.1.1 激励规制理论内涵第27页
        3.1.2 委托代理的激励规制理论第27-28页
        3.1.3 实施激励规制的重要性第28-29页
    3.2 政府监管及其重要性第29-31页
        3.2.1 政府监管的概念界定第29-30页
        3.2.2 政府监管的重要性第30-31页
    3.3 激励规制理论下的政府监管第31页
    3.4 本章小结第31-33页
4 我国准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政府监管现状第33-41页
    4.1 我国基础设施的发展概况第33-34页
        4.1.1 基础设施投资总额情况第33页
        4.1.2 基础设施服务功能指标情况第33-34页
        4.1.3 基础设施投资资金来源情况第34页
    4.2 我国准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激励规制政策的演变第34-35页
        4.2.1 政府全面规制阶段第34-35页
        4.2.2 政府放松规制阶段第35页
        4.2.3 政府深化改革阶段第35页
    4.3 我国城市准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的政府监管概况第35-37页
    4.4 我国准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的监管问题第37-39页
        4.4.1 法律体系不完善第37页
        4.4.2 监管主体责权划分不明确第37-38页
        4.4.3 缺乏科学的监管模式第38页
        4.4.4 政府监管理念不清第38页
        4.4.5 缺乏对监管主体的监督第38-39页
    4.5 我国准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的激励规制问题第39-40页
        4.5.1 规制失灵客观存在第39页
        4.5.2 激励规制不够全面第39-40页
        4.5.3 私人投资者工作积极性不高第40页
        4.5.4 项目回购期限不合理第40页
    4.6 本章小结第40-41页
5 准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政府监管的激励规制模型设计第41-53页
    5.1 政府与私人合作者的委托代理关系解析第41页
    5.2 政府与私人合作者的委托代理问题分析第41-42页
    5.3 模型设计思路第42页
    5.4 激励规制模型构建第42-49页
        5.4.1 基本模型结构及假设第42-43页
        5.4.2 模型的目标函数第43-45页
        5.4.3 模型的求解与分析第45-49页
    5.5 激励报酬体系设计第49-50页
    5.6 政府的最优监管水平分析第50-52页
    5.7 本章小结第52-53页
6 准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政府监管激励机制的实现策略第53-60页
    6.1 政府实现激励规制的基本条件第53-57页
        6.1.1 政府监管机构的设置第53-54页
        6.1.2 政府监管体系构建第54-57页
    6.2 构建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第57-59页
        6.2.1 监管者——激励规制模式的主体第57-58页
        6.2.2 被监管者——激励规制模式的客体第58-59页
    6.3 本章小结第59-60页
7 结论第60-61页
    7.1 主要研究结论第60页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风险管理分析
下一篇:B2C交易模式下的退货物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