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基于联合域的小数据包上行传输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2-24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8页
        1.1.1 移动通信的发展第12-16页
        1.1.2 小数据包业务面临的挑战第16-18页
    1.2 上行传输技术研究现状第18-21页
        1.2.1 信令开销优化工作第18-19页
        1.2.2 多用户检测技术研究第19-20页
        1.2.3 系统过载率研究第20-21页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第21-22页
    1.4 本文数学符号说明第22-24页
第2章 非正交多址接入第24-34页
    2.1 非正交多址接入关键技术第24-27页
        2.1.1 重叠编码技术第24-25页
        2.1.2 串行干扰消除技术第25-27页
    2.2 码字域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第27-30页
        2.2.1 低密度扩频码分多址接入方式第27-28页
        2.2.2 多用户共享多址接入方式第28-29页
        2.2.3 稀疏编码多址接入方式第29-30页
    2.3 功率域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第30-32页
    2.4 本章小节第32-34页
第3章 理想信道状态信息下的多址接入方法第34-52页
    3.1 基于联合域的上行小数据传输第34-37页
        3.1.1 上行多址接入场景第34-35页
        3.1.2 联合域的上行多址接入过程第35-37页
    3.2 功率分配方案第37-44页
        3.2.1 用户分组策略第40-41页
        3.2.2 分组功率分配第41-44页
    3.3 仿真结果第44-47页
    3.4 信道方差变化的鲁棒性分析第47-50页
    3.5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4章 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下的多址接入方法第52-64页
    4.1 数据辅助估计信道第52-55页
        4.1.1 数据辅助估计原理第52-54页
        4.1.2 数据辅助处理流程第54-55页
    4.2 信道估计的性能分析第55-58页
    4.3 仿真结果第58-63页
    4.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64-66页
    5.1 总结第64页
    5.2 展望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2页
致谢第72-74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Nanobody的靶向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
下一篇:mMTC分群网络上下行资源复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