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论文

英国高等教育学费政策的历史沿革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2-19页
    一、研究的背景第12页
    二、研究的意义第12页
    三、研究方法第12-13页
    四、文献综述第13-16页
    五、相关概念界定第16-17页
    六、研究视角第17-19页
第一章 “免费加助学金”政策第19-29页
    1.1 政策颁布的背景第19-20页
        1.1.1 二战后“国家干预”下的福利制国家政策第19页
        1.1.2 技术型人才缺乏与精英教育危机第19-20页
        1.1.3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平等”理念第20页
    1.2 “免费加助学金”政策颁布的过程第20-25页
        1.2.1 开始阶段第20-22页
        1.2.2 发展阶段第22页
        1.2.3 成熟阶段第22-24页
        1.2.4 衰落阶段第24-25页
    1.3 催生“免费加助学金”政策颁布的原因第25-27页
        1.3.1 不断增长的需求和高等教育扩招力度较小之间的矛盾第25-26页
        1.3.2 公共服务说理论成为免学费的起源第26页
        1.3.3 人力资本理论促使政府对高等教育加大投资第26页
        1.3.4 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成为学费资助政策的依据第26-27页
    1.4 “免费加助学金”政策的效应第27-29页
        1.4.1 大学入学人数急速增长第27-28页
        1.4.2 教育的不公平现象仍存在第28页
        1.4.3 国家经济负担日趋加重第28-29页
第二章 “学费加贷款”政策第29-40页
    2.1 “学费加贷款”政策颁布的背景第29-31页
        2.1.1 经济的衰退和社会的动荡第29页
        2.1.2 “货币主义”取代“凯恩斯主义”第29页
        2.1.3 高等教育扩招后弊病显露第29-30页
        2.1.4 英国政府大幅度削减高等教育经费第30-31页
    2.2 “学费加贷款”政策颁布相关的文件第31-35页
        2.2.1 第一阶段:1980-1997 年第31-33页
        2.2.2 第二阶段:1998-2005 年第33-35页
    2.3 “学费加贷款”政策的特点第35-36页
        2.3.1 用助学贷款的方式资助贫困大学生上学第35页
        2.3.2 采用传统的“分期定额还款”制度第35-36页
    2.4 催生“贷款加学费”政策颁布的原因第36-38页
        2.4.1 成本分担理论的提出第36-37页
        2.4.2 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影响第37页
        2.4.3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影响第37-38页
    2.5 “学费加贷款”政策颁布后的效应第38-40页
        2.5.1 加快了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第38页
        2.5.2 英国高等教育经费有了明显的增长第38-39页
        2.5.3 相对合理的贷款政策使得学生的入学需求持续增长第39页
        2.5.4 高等教育的成本不平等转向个人第39-40页
第三章 “先上学后付费”和“差异收费”政策第40-55页
    3.1 政策颁布的背景第40-42页
        3.1.1 贷款制度存在严重的漏洞第40页
        3.1.2 政府拨给大学经费减少,国内贫富差距加大第40-41页
        3.1.3 执政党强调高等教育偏向市场运作第41-42页
    3.2 “先上学后付费”、“差异收费”政策的内容第42-47页
        3.2.1 学费政策内容第42-43页
        3.2.2 资助政策内容第43-47页
    3.3 “先上学后付费”、“差异收费”政策的特点第47-49页
        3.3.1 弹性的学费收取标准,宽松的学费支付模式第47页
        3.3.2 还款方式灵活第47页
        3.3.3 税收部门统管学生助学贷款还款第47-48页
        3.3.4 混合型的大学生资助系统第48-49页
    3.4 催生“先上学后付费”、“差异收费”政策的原因第49-52页
        3.4.1 高等教育的扩张并没有惠及到来自不同背景的人才第49-50页
        3.4.2 受其他发达国家对英国高等教育的影响第50页
        3.4.3 英国缺乏投资高等教育的资金第50-52页
        3.4.4 受“差异性原则”影响第52页
    3.5 “先上学后付费”和“差异收费”学费政策颁布的效应第52-55页
        3.5.1 寒门子弟得到了平等的入学机会,实现了英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第52-53页
        3.5.2 大学更加具有自主性第53页
        3.5.3 学费的不断上涨容易产生高等教育领域的“马太效应”第53页
        3.5.4 学生面临着巨额的负债第53-55页
第四章 “涨学费”高等教育学费政策第55-63页
    4.1 2010 年“涨学费”高等教育政策的背景第55-57页
        4.1.1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英国经济严重衰退第55页
        4.1.2 联合政府执政,大力改革英国高等教育第55-56页
        4.1.3 国民购买力增强,学费改革成必然第56-57页
        4.1.4 留学产业化使英国接受了更多的留学生第57页
    4.2 2010 年“涨学费”政策相关文件第57-59页
        4.2.1 《英国高校经费独立调查报告》(又称布朗报告)第57-58页
        4.2.2 《高等教育基金与学生经济提案》第58-59页
    4.3 2010 年“涨学费”政策的特点第59-62页
        4.3.1 学费的上限加大第59页
        4.3.2 资助额度加大第59-61页
        4.3.3 还款的门槛提高,年限延长第61-62页
    4.4 2010 年“涨学费”政策的效应第62-63页
        4.4.1 弥补了英国教育经费的不足第62页
        4.4.2 社会强烈反对涨学费第62页
        4.4.3 一部分毕业生生存压力增大第62-63页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第63-71页
    5.1 研究结论第63-64页
    5.2 目前我国在高等教育学费政策上的问题第64-68页
        5.2.1 学费的不断上涨超出了经济发展水平第64-65页
        5.2.2 学费标准超出了家庭的承受能力第65页
        5.2.3 国家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不足第65-67页
        5.2.4 我国高等教育学费资助体系很不完善第67-68页
    5.3 启示和设想第68-71页
        5.3.1 确保高等教育经费充足第68页
        5.3.2 效仿英国的“差异收费”方式,按照家庭收入差异调整学费第68-69页
        5.3.3 规范高等教育收费第69-70页
        5.3.4 完善学生的资助政策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8-19世纪英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中国大学新型书院研究--基于大学书院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