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米曲霉尼古丁去甲基酶的筛选与克隆表达分析

摘要第7-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缩略词表第14-15页
第1章 前言第15-40页
    1.1 尼古丁的化学结构与性质第15页
    1.2 尼古丁的危害与污染现状第15-17页
    1.3 尼古丁的降解研究进展第17-24页
        1.3.1 尼古丁在人体中的降解代谢第17-18页
        1.3.2 尼古丁在植物中的降解代谢第18页
        1.3.3 尼古丁在微生物中的降解代谢第18-24页
    1.4 尼古丁去甲基化反应机制研究进展第24-25页
        1.4.1 甲基转移假说第24页
        1.4.2 氧化去甲基假说第24-25页
        1.4.3 酶促氧化去甲基学说第25页
    1.5 细胞色素P450研究进展第25-28页
    1.6 膜蛋白表达研究进展第28-32页
        1.6.1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第29页
        1.6.2 酵母表达系统第29-30页
        1.6.3 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第30页
        1.6.4 哺乳表达系统第30页
        1.6.5 无细胞表达系统第30-32页
    1.7 细胞色素P450的表达策略研究进展第32-38页
        1.7.1 N-端修饰第32-34页
        1.7.2 同义突变第34-35页
        1.7.3 第二个密码子突变以编码丙氨酸第35页
        1.7.4 载体构建第35-36页
        1.7.5 分子伴侣系统第36-37页
        1.7.6 外界因素第37-38页
    1.8 本论文的意义及研究内容第38-40页
第2章 CYP与CPR的基因克隆与载体构建第40-51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42-48页
        2.1.1 菌株、质粒和培养基第42页
        2.1.2 试剂和仪器第42-43页
        2.1.3 cyp与cpr的基因克隆第43-44页
        2.1.4 RNA提取与纯化第44-45页
        2.1.5 重组质粒构建与筛选鉴定第45-48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48-51页
        2.2.1 目的基因扩增第48页
        2.2.2 重组质粒构建与筛选鉴定第48-49页
        2.2.3 DNA 测序第49-50页
        2.2.4 讨论第50-51页
第3章 CYP和CPR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第51-60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51-54页
        3.1.1 菌株、质粒和培养基第51页
        3.1.2 试剂和仪器第51页
        3.1.3 目的蛋白的诱导表达第51-52页
        3.1.4 粗酶的制备第52页
        3.1.5 活性分析第52-54页
    3.2 结果和讨论第54-60页
        3.2.1 目的蛋白的表达及检测第54-56页
        3.2.2 CYP的活性检测第56页
        3.2.3 CPR的活性检测第56-57页
        3.2.4 尼古丁降解活性检测第57-58页
        3.2.5 CYP8的催化活性分析第58-59页
        3.2.6 讨论第59-60页
第4章 CYP1的N-端修饰与表达及尼古丁去甲基酶的氨基酸序列分析第60-71页
    4.1 材料和方法第61-64页
        4.1.1 菌株、质粒和培养基第61-62页
        4.1.2 试剂和仪器第62页
        4.1.3 CYP1的N-端修饰载体构建第62-64页
        4.1.4 目的蛋白的表达和检测第64页
        4.1.5 CYP1的活性检测第64页
        4.1.6 尼古丁去甲基酶的氨基酸序列分析第64页
    4.2 结果和讨论第64-71页
        4.2.1 CYP1的跨膜结构域预测第64-65页
        4.2.2 CYP1 N-端的载体构建第65-67页
        4.2.3 目的蛋白的表达检测以及活性检测第67-68页
        4.2.4 尼古丁去甲基酶的氨基酸序列分析第68-70页
        4.2.5 讨论第70-71页
全文总结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88页
致谢第88-89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株放线菌中五酮安莎霉素的挖掘
下一篇:Cul4b基因缺失对神经元发育及神经系统发育相关蛋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