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研究方案及研究路径 | 第14-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路径 | 第15-16页 |
2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相关理论综述 | 第16-21页 |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内涵与特点 | 第16-17页 |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内涵 | 第16页 |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特点 | 第16-17页 |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相关理论 | 第17-21页 |
·环境经济学理论 | 第17-18页 |
·生态经济学理论 | 第18-19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9页 |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理论 | 第19-21页 |
3 西安市经济与环境发展状况 | 第21-29页 |
·西安市经济发展状况 | 第21-24页 |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 第21-22页 |
·农业 | 第22-23页 |
·工业和建筑业 | 第23页 |
·固定资产投资 | 第23-24页 |
·基础设施 | 第24页 |
·西安市环境状况 | 第24-29页 |
·水环境 | 第24-26页 |
·大气环境 | 第26页 |
·噪声环境 | 第26-27页 |
·固体废弃物 | 第27页 |
·城市绿化 | 第27-29页 |
4 西安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 | 第29-43页 |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9-30页 |
·西安市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水平综合评价 | 第30-38页 |
·主成分分析法 | 第30-32页 |
·西安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 第32-35页 |
·西安市环境水平综合评价 | 第35-38页 |
·西安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 | 第38-43页 |
·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模型 | 第38-40页 |
·西安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 | 第40页 |
·结果分析 | 第40-43页 |
5 西安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3-49页 |
·西安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因素分析 | 第43-44页 |
·经济增长的数量与质量 | 第43页 |
·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 | 第43页 |
·环保投资与生态环境 | 第43-44页 |
·环保意识与生态环境 | 第44页 |
·西安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 第44-47页 |
·影响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市场失灵 | 第44-46页 |
·影响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政府失灵 | 第46-47页 |
·西安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系统分析 | 第47-49页 |
·西安经济子系统分析 | 第47页 |
·西安环境子系统分析 | 第47页 |
·西安市经济环境复合系统分析 | 第47-49页 |
6 西安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 | 第49-58页 |
·加强宏观调控,协调经济与环境的发展 | 第49-50页 |
·从宏观层次将环境保护纳入管理目标 | 第49页 |
·建立和推行绿色GDP核算体系 | 第49-50页 |
·建立健全市场机制,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 第50-51页 |
·建立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补偿机制 | 第50页 |
·实现环境保护市场化和产业化 | 第50-51页 |
·从中观层次协调经济与环境的发展 | 第51-53页 |
·大力发展区域经济,以经济支撑环境改善 | 第51页 |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 第51-52页 |
·建设低碳城市,发展循环经济 | 第52-53页 |
·优化城市环境,坚实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 | 第53-56页 |
·全面建设生态城市 | 第53页 |
·提高城市人文社会环境 | 第53-54页 |
·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改善环境质量 | 第54-55页 |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第55-56页 |
·制定环保调控对策,保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 第56-58页 |
·加大环保投资力度,提高环保投资效益 | 第56页 |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 | 第56-57页 |
·完善环评监管机制 | 第57页 |
·完善环境管理法制体系 | 第57-58页 |
7 结论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58页 |
·展望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附录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