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8页 |
1.1 铬污染现状及去除方法 | 第11-15页 |
1.1.1 铬污染现状 | 第11-12页 |
1.1.2 铬[Cr(Ⅵ)]处理技术现状 | 第12-15页 |
1.2 砷污染现状及去除方法 | 第15-18页 |
1.2.1 砷污染现状 | 第15-16页 |
1.2.2 砷[As(Ⅴ)]处理技术现状 | 第16-18页 |
1.3 零价铁除污染物技术研究现状 | 第18-25页 |
1.3.1 零价铁去除污染物的机理 | 第18-19页 |
1.3.2 零价铁去除污染物技术现状 | 第19-21页 |
1.3.3 弱磁场强化零价铁去除污染物技术 | 第21-25页 |
1.4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8页 |
1.4.1 课题来源 | 第25页 |
1.4.2 研究目的 | 第25-26页 |
1.4.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8-37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8-29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29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9-31页 |
2.3.1 零价铁去除Cr(Ⅵ)实验 | 第29-30页 |
2.3.2 零价铁去除As(Ⅴ)实验 | 第30-31页 |
2.4 测试分析方法 | 第31-36页 |
2.4.1 pH值的测定 | 第31页 |
2.4.2 Cr(Ⅵ)及Fe(II)测定方法 | 第31-32页 |
2.4.3 原子荧光(AFS)法测As(Ⅴ) | 第32-34页 |
2.4.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 | 第34页 |
2.4.5 磁场强度测定 | 第34页 |
2.4.6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光谱分析(XAFS) | 第34-35页 |
2.4.7 粒度分析 | 第35-36页 |
2.4.8 比表面积分析(BET) | 第3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磁场强度对零价铁去除水中Cr(Ⅵ)的影响研究 | 第37-57页 |
3.1 引言 | 第37页 |
3.2 不同铁投量时弱磁场驱动零价铁除Cr(Ⅵ)的动力学影响 | 第37-39页 |
3.3 不同强度的弱磁场对零价铁除Cr(Ⅵ)动力学的影响 | 第39-41页 |
3.4 固相反应产物形貌分析 | 第41-45页 |
3.5 固相反应的成分分析 | 第45-47页 |
3.6 不同磁场强度三维数值模拟 | 第47-55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4章 共存阴离子与弱磁场对零价铁除As(Ⅴ)的耦合作用 | 第57-74页 |
4.1 引言 | 第57-58页 |
4.2 氯离子的影响 | 第58-60页 |
4.2.1 加入氯离子反应动力学影响 | 第58-60页 |
4.2.2 加入氯离子固相反应产物形貌分析 | 第60页 |
4.3 硝酸根离子的影响 | 第60-63页 |
4.3.1 加入硝酸根离子反应动力学影响 | 第60-62页 |
4.3.2 加入硝酸根离子固相反应产物形貌分析 | 第62-63页 |
4.4 硅酸根离子的影响 | 第63-65页 |
4.4.1 加入硅酸根离子反应动力学影响 | 第63-64页 |
4.4.2 加入硅酸根离子固相反应产物形貌分析 | 第64-65页 |
4.5 磷酸根离子的影响 | 第65-67页 |
4.5.1 加入磷酸根离子反应动力学影响 | 第65-66页 |
4.5.2 加入磷酸根离子固相反应产物形貌分析 | 第66-67页 |
4.6 腐殖酸的影响 | 第67-69页 |
4.6.1 加入腐殖酸反应动力学影响 | 第67-68页 |
4.6.2 加入腐殖酸固相反应产物形貌分析 | 第68-69页 |
4.7 共存离子模拟地下水的影响 | 第69-71页 |
4.7.1 零价铁处理模拟地下水反应动力学影响 | 第69-70页 |
4.7.2 零价铁处理模拟地下水固相反应产物形貌分析 | 第70-71页 |
4.8 固相反应产物成分表征 | 第71-73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结论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