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价 | 第11-16页 |
1.2.1 具有人本审计思想的前期研究 | 第11-15页 |
1.2.2 人本审计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18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8-19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2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2 行为导向人本审计模式的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2.1 行为科学理论 | 第19-20页 |
2.1.1 动机理论 | 第19页 |
2.1.2 激励理论 | 第19-20页 |
2.2 人本主义思想 | 第20-22页 |
2.2.1 人本主义心理学 | 第20-21页 |
2.2.2 人本主义管理学 | 第21页 |
2.2.3 人本主义经济学 | 第21-22页 |
2.3 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 第22-23页 |
3 传统审计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行为导向人本审计概念的提出 | 第23-27页 |
3.1 传统审计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23-25页 |
3.1.1 忽视人及其行为的作用 | 第23-24页 |
3.1.2 对审计风险的考虑不够全面 | 第24页 |
3.1.3 审计问责缺乏健全机制 | 第24-25页 |
3.2 行为导向人本审计概念的提出 | 第25-27页 |
3.2.1 从物本审计到人本审计 | 第25-26页 |
3.2.2 审计模式的演变与行为导向人本审计模式的提出 | 第26-27页 |
4 审计的本质与行为导向人本审计的机理 | 第27-35页 |
4.1 审计的本质 | 第27-29页 |
4.1.1 审计本质观点的演变 | 第27-29页 |
4.1.2 行为导向人本审计的本质 | 第29页 |
4.2 行为导向人本审计机理的研究 | 第29-35页 |
4.2.1 行为导向人本审计机理的构成要素 | 第30-33页 |
4.2.2 行为导向人本审计的作用机理 | 第33-35页 |
5 行为导向人本审计模式的构建 | 第35-43页 |
5.1 行为导向人本审计模式的构建原则 | 第35页 |
5.1.1 人本化原则 | 第35页 |
5.1.2 渐进性原则 | 第35页 |
5.1.3 系统性原则 | 第35页 |
5.2 行为导向人本审计模式的流程设计 | 第35-42页 |
5.2.1 确定被审计单位的关键行为人 | 第36-37页 |
5.2.2 对关键行为人的行为风险分析 | 第37-40页 |
5.2.3 审计风险评估和审计重点的确定 | 第40页 |
5.2.4 制定审计计划并实施审计 | 第40-41页 |
5.2.5 出具审计报告并进行审计问责 | 第41-42页 |
5.3 行为导向人本审计模式下的审计报告 | 第42-43页 |
5.3.1 对关键行为人的行为审计报告 | 第42页 |
5.3.2 人本审计报告 | 第42-43页 |
6 结论及展望 | 第43-46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3-44页 |
6.2 本文创新点、不足及后续研究展望 | 第44-46页 |
6.2.1 本文创新点 | 第44页 |
6.2.2 本文研究不足及后续研究展望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个人简历 | 第50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