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1 绪论 | 第14-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研究思路 | 第16-19页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9-20页 |
2 相关理论综述 | 第20-31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20-27页 |
2.1.1 虚拟组织理论 | 第20-22页 |
2.1.2 虚拟办学 | 第22-24页 |
2.1.4 协同机制理论 | 第24-27页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7-31页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7-28页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8-31页 |
3 虚拟办学院校师资队伍管理协同度分析 | 第31-37页 |
3.1 师资队伍管理协同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31-32页 |
3.1.1 影响因素遴选 | 第31-32页 |
3.1.2 调查过程分析 | 第32页 |
3.2 师资队伍管理重要度与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第32-34页 |
3.2.1 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2-34页 |
3.2.2 序参量权重的计算 | 第34页 |
3.3 协同分析 | 第34-37页 |
4 虚拟院校师资队伍管理协同度案例分析—以安徽工商管理学院为例 | 第37-48页 |
4.1 安徽工商管理学院概况 | 第37-39页 |
4.1.1 安徽工商管理学院办学背景 | 第37-38页 |
4.1.2 安徽工商管理学院师资队伍管理组织结构 | 第38-39页 |
4.2 安徽工商管理学院师资队伍管理现状调查 | 第39-43页 |
4.2.1 安徽工商管理学院师资队伍结构分析 | 第39-41页 |
4.2.2 安徽工商管理学院师资队伍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41-43页 |
4.3 安徽工商管理学院师资队伍管理协同度分析 | 第43-46页 |
4.3.1 问卷设计及发放 | 第43页 |
4.3.2 数据分析 | 第43-46页 |
4.4 结果分析 | 第46-48页 |
5 基于协同度的师资队伍管理提升对策 | 第48-52页 |
5.1 安徽工商管理学院师资队伍管理目标 | 第48页 |
5.2 安徽工商管理学院师资队伍管理的提升对策 | 第48-52页 |
5.2.1 制定师资队伍引进标准 | 第48-49页 |
5.2.2 建立师资队伍的约束考核机制 | 第49-50页 |
5.2.3 完善师资队伍激励制度 | 第50-52页 |
6 结束语 | 第52-54页 |
6.1 总结 | 第52页 |
6.2 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附录 | 第56-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