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一)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二)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7-18页 |
三、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9页 |
五、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9-21页 |
(一) 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二) 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第二章 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 第21-30页 |
一、供应链金融产生的背景 | 第21-23页 |
(一) 宏观经济基础 | 第21-22页 |
(二) 微观经济基础 | 第22-23页 |
二、我国供应链金融发展概况 | 第23-27页 |
(一) 发展历程 | 第23-24页 |
(二) 存在问题 | 第24-26页 |
(三) 发展前景 | 第26-27页 |
三、主要资金来源与风险管控 | 第27-28页 |
(一) 资金来源 | 第27页 |
(二) 风险来源及管理 | 第27-28页 |
四、供应链金融对经济建设的助推作用 | 第28-30页 |
(一) 推动产业升级的有效手段 | 第28-29页 |
(二) 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有效方式 | 第29页 |
(三) 协同基础建设的有效途径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国有类金融企业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模式与发展现状分析 | 第30-37页 |
一、主要融资业务模式 | 第30-33页 |
(一) 预付账款融资模式 | 第30-31页 |
(二) 存货融资模式 | 第31-32页 |
(三)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 第32-33页 |
二、国有类金融企业发展供应链金融的业务基础 | 第33-35页 |
(一) 小额贷款 | 第34页 |
(二) 商业保理 | 第34-35页 |
(三) 融资租赁 | 第35页 |
三、国有类金融企业发展供应链金融的优势 | 第35-37页 |
(一) 政府信用 | 第35-36页 |
(二) 业务布局 | 第36页 |
(三) 资金筹集 | 第36-37页 |
第四章 案例:中安保理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分析 | 第37-47页 |
一、中安保理供应链金融业务现状分析 | 第37-39页 |
(一) 中安保理发展状况 | 第37页 |
(二) 中安保理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 | 第37-39页 |
二、中安保理供应链金融业务实践 | 第39-44页 |
(一) 中安保理基本业务流程与领域 | 第39-40页 |
(二) 中安保理产品体系 | 第40-42页 |
(三) 中安保理供应链金融具体业务实例 | 第42-44页 |
三、中安保理供应链金融业务效果分析 | 第44-47页 |
(一) 中安保理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正面效应 | 第44-45页 |
(二) 中安保理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不足之处 | 第45-47页 |
第五章 国有类金融企业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建议 | 第47-57页 |
一、推进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 第47-51页 |
(一) 积极开拓优质产业链 | 第48-49页 |
(二) 积极对接外部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 | 第49-51页 |
二、拓展供应链金融资金来源 | 第51-53页 |
(一) 加强和完善国有类金融企业财务支持 | 第51页 |
(二) 打通和利用资本市场融资渠道 | 第51-52页 |
(三) 开创和发展外部融资新方式 | 第52-53页 |
三、加强供应链金融风险管控 | 第53-55页 |
(一) 提升业务风险研究评估能力 | 第53-54页 |
(二) 完善业务风险管控支撑体系 | 第54页 |
(三) 强化业务运营的规范性 | 第54-55页 |
四、开拓创新型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 | 第55-57页 |
(一) 发展“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 | 第55页 |
(二) 发展“区块链+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