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水土保持论文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寒地区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36页
    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第9-12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2页
    2 研究进展第12-36页
        2.1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第12-21页
        2.2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概念与内涵第21-28页
        2.3 生态服务功能国内外研究进展第28-36页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第36-45页
    1 研究区域概况第36-37页
    2 研究方法第37-43页
        2.1 样地的选取第37页
        2.2 实验方法第37-43页
    3 技术路线第43-45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45-113页
    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理化性状第45-64页
        1.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植被群落特征第45-47页
        1.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理化性状特征第47-61页
        1.3 小结与讨论第61-64页
    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生态系统产品提供功能变化第64-70页
        2.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地上生物量变化第65页
        2.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地下生物量变化第65-67页
        2.3 地上、地下生物量、植被盖度、物种数间的相关关系第67-68页
        2.4 小结与讨论第68-70页
    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生物多样性生态服务功能变化第70-75页
        3.1 群落多样性变化第71-72页
        3.2 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分析第72页
        3.3 群落相似性变化第72-73页
        3.4 小结与讨论第73-75页
    4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生态系统固碳生态服务功能变化第75-82页
        4.1 土壤固碳能力的垂直变化第75-77页
        4.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固碳量变化第77-78页
        4.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0~30cm 土层总有机碳储量变化和分配第78-80页
        4.4 小结与讨论第80-82页
    5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变化第82-92页
        5.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持水能力变化第82-84页
        5.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地表径流量变化第84-89页
        5.3 小结与讨论第89-92页
    6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生态系统土壤保持生态服务功能变化第92-106页
        6.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侵蚀量变化第92-96页
        6.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养分流失量变化第96-102页
        6.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侵蚀模数变化第102-104页
        6.4 小结与讨论第104-106页
    7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地生态系统防风固土功能的变化第106-111页
        7.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临界侵蚀风速变化第106-107页
        7.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风蚀速率变化第107-108页
        7.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风蚀速率与风速的关系第108页
        7.4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条件降尘量变化第108-109页
        7.5 小结与讨论第109-111页
    8 高寒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第111-113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113-122页
    1 研究结果第113-120页
        1.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植被变化和土壤理化基本性质的影响第113-114页
        1.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初级生产力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第114-115页
        1.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第115-116页
        1.4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固碳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第116-117页
        1.5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第117页
        1.6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水源涵养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第117-119页
        1.7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防风固土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第119-120页
    2 存在的问题第120页
    3 本研究创新之处第120页
    4 应用前景展望第120-122页
致谢第122-123页
参考文献第123-138页
作者简介第138-139页
导师简介第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少数民族文化网络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延边地区朝鲜族个案考察
下一篇:江北地区楚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