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炼焦化学工业论文--煤的高温干馏论文--化学产品加工论文--沥青加工论文

松香氢化改性炭材料用煤沥青的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4页
    1.1 前言第8-9页
    1.2 煤沥青的组成、结构与性能第9-14页
        1.2.1 煤沥青的种类第9页
        1.2.2 煤沥青的组成第9-10页
        1.2.3 煤沥青的结构第10页
        1.2.4 煤沥青的流变性能第10-13页
            1.2.4.1 煤沥青的粘度第10-12页
            1.2.4.2 煤沥青的软化点第12-13页
        1.2.5 煤沥青的残炭率第13-14页
    1.3 中间相沥青第14-19页
        1.3.1 中间相沥青的概述第14页
        1.3.2 中间相的形成过程第14-16页
        1.3.3 中间相沥青的制备机理第16-17页
        1.3.4 中间相沥青的制备方法第17页
        1.3.5 中间相沥青的结构第17-18页
        1.3.6 中间相沥青及其炭材料的应用第18页
        1.3.7 控制中间相形成的炭化反应设计第18-19页
    1.4 煤沥青氢化改性的研究现状第19-21页
        1.4.1 氢化改性的作用第19页
        1.4.2 氢化改性的方法第19-21页
    1.5 松香的组成和结构第21-22页
        1.5.1 松香的组成第21页
        1.5.2 松香的结构第21-22页
    1.6 本文研究背景及研究内容第22-24页
        1.6.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第22-23页
        1.6.2 研究内容第23-24页
第二章 原料、改性工艺与测试方法第24-30页
    2.1 前言第24页
    2.2 实验原料、试剂与仪器第24-25页
        2.2.1 实验原料第24页
        2.2.2 化学试剂第24页
        2.2.3 仪器设备第24-25页
    2.3 松香氢化改性煤沥青第25-26页
    2.4 制备中间相沥青第26页
    2.5 结构分析及性能测试第26-29页
        2.5.1 残炭率的测定第26-27页
        2.5.2 偏光显微组织第27页
        2.5.3 族组分分析第27页
        2.5.4 密度第27页
        2.5.5 软化点的测定第27页
        2.5.6 粘度的测定第27-28页
        2.5.7 QI 含量的测定第28页
        2.5.8 渗透率的测定第28页
        2.5.9 中间相热转化第28页
        2.5.10 元素分析第28页
        2.5.11 红外光谱分析(FT-IR)第28页
        2.5.12 热失重分析(TGA)第28-29页
        2.5.13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29页
    2.6 本章小节第29-30页
第三章 松香氢化改性煤沥青的组成与性能第30-43页
    3.1 前言第30页
    3.2 松香与煤沥青的反应性分析第30-31页
    3.3 松香氢化改性煤沥青组成与性能的关系第31-42页
        3.3.1 松香含量对改性煤沥青组成和性能的影响第31-33页
        3.3.2 改性煤沥青组成与性能的关系第33-37页
            3.3.2.1 TS 组分对改性煤沥青的影响第33-35页
            3.3.2.2 TI-PS 组分对改性煤沥青的影响第35-36页
            3.3.2.3 PI 组分对改性煤沥青的影响第36-37页
        3.3.3 松香氢化改性煤沥青粘度的分析第37-41页
            3.3.3.1 松香改性煤沥青的表观粘度与温度的关系第37-38页
            3.3.3.2 松香改性煤沥青的粘流活化能第38-41页
        3.3.4 松香氢化改性煤沥青渗透率的分析第41-42页
            3.3.4.1 松香对改性煤沥青 QI 含量的影响第41页
            3.3.4.2 松香对改性煤沥青渗透率的影响第41-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松香氢化改性煤沥青的热解行为第43-54页
    4.1 前言第43页
    4.2 松香氢化改性煤沥青的热解行为第43-48页
        4.2.1 松香氢化改性煤沥青的热解过程第43-45页
        4.2.2 松香氢化改性煤沥青的热解动力学模型第45-47页
        4.2.3 热解动力学模型的验证与讨论第47-48页
    4.3 热解过程的测试分析第48-53页
        4.3.1 FT-IR 分析第48-50页
        4.3.2 元素分析第50页
        4.3.3 XRD 分析第50-52页
        4.3.4 松香氢化改性煤沥青炭化后的偏光组织结构分析第52-53页
    4.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松香氢化改性煤沥青的中间相转化行为第54-64页
    5.1 前言第54页
    5.2 松香氢化改性煤沥青中间相转化行为的测试分析第54-60页
        5.2.1 FT-IR 分析第54-56页
        5.2.2 XRD 分析第56-57页
        5.2.3 偏光组织结构分析第57-60页
            5.2.3.1 松香含量对改性煤沥青光学结构的影响第57-59页
            5.2.3.2 保温时间对改性煤沥青光学结构的影响第59-60页
    5.3 松香氢化改性煤沥青的中间相转化行为第60-63页
        5.3.1 中间相热转化曲线第60-61页
        5.3.2 中间相转化动力学第61-63页
    5.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结论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2页
致谢第72-73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3V2(PO43/C合成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论《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刑事立法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