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1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光通信简介 | 第11页 |
·光通信的发展历史 | 第11-13页 |
·光纤通信系统 | 第13-18页 |
·光纤通信系统的构成 | 第13-15页 |
·光光纤通信窗口及其损耗 | 第15-18页 |
·光纤放大器 | 第18-24页 |
·什么是光纤放大器 | 第18页 |
·光纤放大器的结构和原理 | 第18-19页 |
·光纤放大器的分类及介绍 | 第19-24页 |
·铋掺杂玻璃中Bi离子发光性质 | 第24-28页 |
·铋离子掺杂光放大材料的发现 | 第24页 |
·铋离子在不同价态的光谱特性 | 第24-28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 第28-30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28-29页 |
·研究方法 | 第29-30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30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30-31页 |
第二章 实验的研究方法 | 第31-39页 |
·实验所使用的药品 | 第31页 |
·实验所使用的药品及纯度 | 第31页 |
·玻璃基质的选择与组分设计 | 第31-35页 |
·玻璃组分的选择依据 | 第31-35页 |
·本研究中所采用的玻璃组分设计 | 第35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35-36页 |
·光谱测试 | 第36-37页 |
·吸收光谱测试 | 第36页 |
·荧光光谱测试 | 第36-37页 |
·近红外发射光谱测试 | 第37页 |
·荧光寿命 | 第37页 |
·光学碱度理论 | 第37-39页 |
第三章 铋离子掺杂硅铝酸盐玻璃发光性质的变化 | 第39-54页 |
·Al_2O_3浓度变化对硅酸盐玻璃体系光学性质的影响 | 第39-45页 |
·引言 | 第39页 |
·实验 | 第39-4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0-45页 |
·小结 | 第45页 |
·不同碱土金属对铋掺杂硅铝酸盐玻璃发光性质的影响 | 第45-52页 |
·引言 | 第45-46页 |
·实验 | 第46-4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7-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总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玻璃基质组分变化对铋离子掺杂硅酸盐玻璃红外发光性质的影响及分析 | 第54-67页 |
·玻璃结构介绍与相关理论 | 第54-56页 |
·Al_2O_3浓度变化对不同SiO_2含量铋杂硅酸盐玻璃的近红外发光性质的影响 | 第56-61页 |
·引言 | 第56页 |
·实验 | 第56-5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7-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铋掺杂硅酸盐体系网络形成体变化对红外发光性质的影响 | 第61-66页 |
·引言 | 第61页 |
·实验 | 第61-6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3-65页 |
·小结 | 第65-66页 |
·总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67-69页 |
·本文总结 | 第67-68页 |
·存在不足与今后研究方向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76-77页 |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专利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