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2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7页 |
第二节 选题的调查 | 第7-9页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一、新公共理论关于服务型政府构建的理论基础 | 第9-10页 |
二、国外学者关于纳税遵从的研究 | 第10-11页 |
三、国内对纳税遵从的研究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海关税收服务体系 | 第12-18页 |
第一节 海关税收服务体系的基本构成 | 第12-13页 |
一、海关税收的定义 | 第12页 |
二、海关税收制度的产生 | 第12-13页 |
三、海关税收服务体系在我国的发展 | 第13页 |
第二节 外国海关税收服务体系 | 第13-15页 |
一、美国海关税收制度 | 第13-14页 |
二、荷兰海关税收制度 | 第14-15页 |
三、澳大利亚海关税收制度 | 第15页 |
四、日本海关税收制度 | 第15页 |
第三节 我国海关税收服务发展历程 | 第15-18页 |
一、改革开放前 | 第16页 |
二、改革开放后 | 第16页 |
三、现代多元化服务方针的确立 | 第16-18页 |
第三章 海关税收与纳税遵从 | 第18-27页 |
第一节 纳税遵从理论 | 第18-19页 |
一、纳税遵从模型 | 第18页 |
二、原生税收遵从和原生性税收不遵从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关于海关税收的社会调查 | 第19-24页 |
一、官方信息获取渠道比例较小 | 第19页 |
二、公众在遇到关税纳税疑问时的表现 | 第19-21页 |
三、公众对海关纳税知识的了解程度 | 第21-22页 |
四、关于遵从的调查 | 第22-24页 |
第三节 调查结论 | 第24-25页 |
一、纳税服务 | 第24页 |
二、税收监控 | 第24页 |
三、打击走私逃税 | 第24页 |
四、降低法律救济门槛 | 第24-25页 |
第四节 纳税人宪章(OECD范本)带来的启示 | 第25-27页 |
第四章 我国海关纳税服务实践情况 | 第27-31页 |
第一节 窗口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 第27-28页 |
一、服务窗口建设 | 第27页 |
二、细化便民举措 | 第27页 |
三、优化文明执法 | 第27-28页 |
第二节 政务公开,接受监督 | 第28页 |
一、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 第28页 |
二、开通12360海关服务热线 | 第28页 |
第三节 开展HS商品编码制度(税则归类)服务实践 | 第28-29页 |
一、预归类和预化验服务 | 第28-29页 |
二、通过归类政策支持辅助企业发展 | 第29页 |
三、开拓服务渠道便捷归类手续 | 第29页 |
第四节 减免税政策服务实践 | 第29-31页 |
一、“涉农”、“涉科”等重大战略结构性减税得到重点保障 | 第30页 |
二、教育文化产业受益减免税政策 | 第30-31页 |
第五章 优化海关税收服务的思考 | 第31-36页 |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 | 第31-32页 |
一、“管”人的旧习依然存在 | 第31页 |
二、服务条块分散 | 第31页 |
三、服务手段单一 | 第31-32页 |
四、人力资源不足 | 第32页 |
第二节 正确处理把关与服务的关系 | 第32-33页 |
第三节 培养税收服务意识 | 第33页 |
第四节 在实践中改善纳税服务水平的建议 | 第33-36页 |
一、提高征税岗位关员自身素质 | 第33-34页 |
二、健全考核评价机制 | 第34页 |
三、坚持科技加管理 | 第34页 |
四、提高服务效率,简化办事流程 | 第34页 |
五、加强执法监督 | 第34-36页 |
第六章 我国海关纳税服务的理论构想 | 第36-40页 |
第一节 税收公共服务理念的发展方向 | 第36-37页 |
一、逐步引入集体决策,倡导税收政策调整的民主化 | 第36页 |
二、为公民提供公共服务的理念 | 第36页 |
三、人本主义的服务理念 | 第36-37页 |
第二节 树立现代税收服务观 | 第37-38页 |
第三节 构建现代海关税收征管制度 | 第38-40页 |
一、建立良好的法规、监控和考核体系 | 第38页 |
二、树立平等意识、转变征管理念 | 第38页 |
三、应当遵循的原则 | 第38-39页 |
四、尊重并保障纳税人的知情权 | 第39-40页 |
后记 | 第40-41页 |
附 | 第41-44页 |
关于海关税收知识的问卷调查 | 第41-43页 |
通关小贴士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