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8页 |
1.2.1 冻土道路工程发展概况 | 第10-12页 |
1.2.2 冻土路基处治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3 冻土温度场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4 保温板路基在冻土区应用现状 | 第16-18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8-21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第二章 XPS 保温板在冻土路基中应用研究 | 第21-31页 |
2.1 XPS 保温板作用机理 | 第21页 |
2.2 XPS 板路用性能 | 第21-23页 |
2.3 XPS 板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 第23-27页 |
2.3.1 XPS 路基施工季节 | 第24页 |
2.3.2 XPS 保温板铺设 | 第24-25页 |
2.3.3 XPS 板的搭接 | 第25-26页 |
2.3.4 XPS 板上填料铺筑 | 第26-27页 |
2.4 保温板在多年冻土地区应用效果 | 第27-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冻土地区路基温度场研究 | 第31-60页 |
3.1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温度场计算理论 | 第31-34页 |
3.2 边界条件及计算参数确定 | 第34-43页 |
3.2.1 边界条件确定 | 第34-42页 |
3.2.2 计算参数及模型 | 第42-43页 |
3.3 路基高度对路基温度场的影响分析 | 第43-47页 |
3.4 边坡坡度对路基温度场的影响分析 | 第47-50页 |
3.5 路基结构对路基温度场的影响分析 | 第50-54页 |
3.6 含水量对路基温度场的影响分析 | 第54-58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四章 XPS 保温板路基合理厚度及碎石换填深度研究 | 第60-67页 |
4.1 计算模型 | 第60-61页 |
4.2 XPS 保温板路基合理厚度及碎石换填深度推荐 | 第61-6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XPS 保温板埋置深度研究 | 第67-74页 |
5.1 计算模型 | 第67-68页 |
5.2 在自重和车辆荷载作用下 XPS 保温板的受力分析 | 第68-71页 |
5.3 基于应力扩散理论的 XPS 保温板埋置深度确定 | 第71-72页 |
5.4 XPS 保温板埋置深度推荐 | 第72-7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六章 博牙高速路基差异沉降控制标准研究 | 第74-83页 |
6.1 基于路面结构性能要求的路基融沉控制标准研究 | 第74-77页 |
6.1.1 计算模型 | 第74-75页 |
6.1.2 基于路面结构性能要求的路基融沉控制标准 | 第75-77页 |
6.2 基于路面坡度要求的路基融沉控制标准研究 | 第77-78页 |
6.3 基于乘车舒适性的路基融沉控制标准研究 | 第78-79页 |
6.4 博牙高速路基融沉控制标准研究 | 第79-81页 |
6.4.1 冻土地区路基融沉控制标准分级 | 第79-81页 |
6.4.2 博牙高速公路路基融沉分级评价 | 第81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七章 试验路验证 | 第83-96页 |
7.1 试验路段概况 | 第83-86页 |
7.1.1 博牙高速公路概况 | 第83-84页 |
7.1.2 试验路段工程地质情况 | 第84-85页 |
7.1.3 试验路段沿线冻土分布调查分析 | 第85-86页 |
7.2 试验路段路基温度观测分析 | 第86-90页 |
7.2.1 温度观测方案 | 第86-87页 |
7.2.2 温度观测分析 | 第87-90页 |
7.3 试验路段路基沉降观测分析 | 第90-93页 |
7.3.1 沉降观测方案 | 第90-91页 |
7.3.2 沉降观测分析 | 第91-93页 |
7.4 试验路段路基含水量观测分析 | 第93-94页 |
7.4.1 含水量观测方案 | 第93页 |
7.4.2 含水量观测分析 | 第93-94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主要研究结论及建议 | 第96-99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96-98页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 第103-104页 |
致谢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