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工程地质学论文--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滑坡论文

地震作用下滑坡稳定性分析--以八浪沟滑坡为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尚需解决的问题第12-15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滑坡稳定性研究现状第13-15页
   ·课题研究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5-17页
第二章 研究区域地震安全性评价第17-25页
   ·区域及近场区地震活动性第17-22页
     ·区域地震资料第17页
     ·区域地震活动性分析第17-20页
     ·区域构造应力场分析第20页
     ·历史地震影响分析第20-21页
     ·近场地震的活动性第21页
     ·区域及近场区地震环境评价第21-22页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第22-24页
     ·区域大地构造环境第22-23页
     ·区域地球物理场与地壳结构第23页
     ·区域新构造运动特征及分区第23-24页
     ·区域主要活动断裂第24页
   ·研究区场地地震稳定性评价第24-25页
     ·区域地震地质环境评价第24页
     ·工程场地稳定性评价第24-25页
第三章 滑坡区域地质环境条件第25-30页
   ·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第25-26页
   ·气象条件第26页
   ·地质条件第26-30页
     ·地形地貌第26-27页
     ·地层岩性第27-28页
     ·地质构造第28-29页
     ·地震第29页
     ·水文地质条件第29-30页
第四章 地震作用下滑坡的稳定性分析第30-39页
   ·滑坡形态特征第30-31页
   ·滑坡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第31-32页
   ·滑坡稳定性计算分析第32-36页
     ·计算模型及工况第32-33页
     ·计算方法及参数的选取第33-35页
     ·滑坡稳定性分析和推力计算第35-36页
     ·滑坡稳定性综合分析第36页
   ·SARMA分析边坡稳定性第36-39页
第五章 地震作用下滑坡稳定性的数值模拟分析第39-66页
   ·地震力的作用第39页
   ·滑坡与地震参数的关系第39-41页
     ·地震震级与滑坡面积的关系第39-40页
     ·震中距与滑坡的关系第40-41页
     ·地震滑坡与地震震源深度的关系第41页
   ·GEOSLOPE数值分析第41-55页
     ·QUAKE/W软件分析原理第41页
     ·震时及震后滑坡体边坡稳定性的数值模拟计算及评价第41-42页
     ·计算模型及参数的选取第42-45页
     ·初始地形条件下滑坡稳定性及应力、应变分析第45-46页
     ·在地震动荷载下的滑坡稳定性及应力、应变分析第46-55页
   ·ANSYS有限元对滑坡变形破坏模式的数值模拟第55-66页
     ·有限元建模软件平台第55页
     ·ANSYS的建模途径和方法第55-56页
     ·天然状态下滑坡岩体应力及强度分析第56-60页
     ·地震动荷载作用下滑坡岩体应力及强度分析第60-66页
结论第66-68页
致谢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工作气压和负偏压对等离子体聚烯丙胺薄膜的结构组成与力学行为的影响
下一篇:闭式液压系统补油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