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蜂窝式移动通信系统(大哥大、移动电话手机)论文--时分多址(TDMA)移动通信论文

面向数据汇聚传感网络的TDMA链路调度技术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图目录第13-15页
表目录第15-16页
第1章 绪论第16-24页
    1.1 研究背景第16-18页
        1.1.1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第16页
        1.1.2 时分多址访问(TDMA)技术第16-17页
        1.1.3 TDMA链路调度问题第17-18页
    1.2 研究现状第18-20页
    1.3 论文研究目标第20-21页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创新点第21-23页
        1.4.1 研究内容第21-23页
        1.4.2 创新点第23页
    1.5 论文组织结构第23-24页
第2章 相关工作第24-44页
    2.1 TDMA链路调度技术概述第24-25页
    2.2 单信道集中式链路调度技术第25-32页
        2.2.1 基于网络冲突图的调度第25-30页
        2.2.2 最大链路独立集的调度第30-31页
        2.2.3 跨层调度优化方法第31-32页
        2.2.4 小结第32页
    2.3 单信道分布式链路调度技术第32-39页
        2.3.1 基于节点协作的分布式调度第33-34页
        2.3.2 基于分布式着色的调度第34-37页
        2.3.3 分布式机会调度第37-39页
        2.3.4 小结第39页
    2.4 多信道链路调度技术第39-44页
        2.4.1 静态信道指派与调度方法第39-40页
        2.4.2 动态信道指派与调度方法第40-42页
        2.4.3 混合信道指派与调度方法第42-43页
        2.4.4 小结第43-44页
第3章 基于网络冲突图的单信道集中式链路调度第44-76页
    3.1 链路调度组织结构第44-45页
    3.2 链路调度基础技术第45-53页
        3.2.1 点对点干扰测量第45-47页
        3.2.2 干扰测量方法第47-49页
        3.2.3 干扰测量精度控制第49-50页
        3.2.4 性能评估第50-53页
    3.3 链路调度定义第53-56页
        3.3.1 数据包接收条件第54页
        3.3.2 网络冲突图构建方法第54-56页
        3.3.3 链路调度问题第56页
    3.4 工作量感知的链路调度算法第56-68页
        3.4.1 异构工作量汇聚传输第57页
        3.4.2 节点唤醒能量消耗第57-61页
        3.4.3 工作量感知的时间片指派第61-63页
        3.4.4 算法评估第63-68页
    3.5 结合数据融合的工作量感知链路调度算法第68-74页
        3.5.1 算法设计第68-70页
        3.5.2 性能评估第70-74页
    3.6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4章 基于节点协作的单信道分布式链路调度第76-110页
    4.1 分布式链路调度问题第76-77页
    4.2 有限时间片连续的链路调度算法第77-95页
        4.2.1 算法框架结构第77-78页
        4.2.2 建立节点调度第78-85页
        4.2.3 性能评估第85-95页
    4.3 时间片并发指派的链路调度算法第95-108页
        4.3.1 时间片并发指派原理第95-97页
        4.3.2 节点时间片指派第97-100页
        4.3.3 孩子节点优先的节点时间片指派第100-101页
        4.3.4 算法开销分析第101-103页
        4.3.5 性能评估第103-108页
    4.4 本章小结第108-110页
第5章 网络能量消耗优化的多信道链路调度第110-125页
    5.1 网络能量消耗优化第110-111页
    5.2 多信道链路调度算法第111-118页
        5.2.1 无限信道的链路调度算法第111-116页
        5.2.2 有限信道的链路调度算法第116-118页
    5.3 性能评估第118-121页
    5.4 算法的分布式设计第121-124页
    5.5 本章小结第124-125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125-128页
    6.1 总结第125-126页
    6.2 工作展望第126-128页
参考文献第128-13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胸腔镜虚拟手术力觉交互信息采集与控制技术研究
下一篇:小鼠胚胎头部:造血干细胞发育的系统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