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条件下桩板结构振动台模型试验与分析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桩-土动力相互作用研究 | 第12-15页 |
·桩板结构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 第15-19页 |
·国内外理论研究概况 | 第16-18页 |
·结构形式的发展概况 | 第18页 |
·桩板结构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 第18-19页 |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2章 抗滑桩板结构设计理论与计算方法 | 第20-34页 |
·概述 | 第20-21页 |
·滑坡推力分布与计算 | 第21-22页 |
·抗滑桩设计的一般要求和计算步骤 | 第22-24页 |
·抗滑桩设计的一般要求 | 第23页 |
·抗滑桩设计的计算步骤 | 第23-24页 |
·抗滑桩的内力计算方法 | 第24-30页 |
·弹性桩内力计算 | 第25-28页 |
·刚性桩内力计算 | 第28-30页 |
·挡土板设计理论 | 第30-33页 |
·挡土板上荷载分布及计算 | 第30-31页 |
·挡土板的验算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振动台模型试验 | 第34-43页 |
·振动台试验概述 | 第34-35页 |
·振动台试验机理 | 第34页 |
·试验地点和设备技术指标 | 第34-35页 |
·试验研究背景 | 第35页 |
·试验研究内容 | 第35-36页 |
·试验方案 | 第36-42页 |
·模型设计 | 第36-40页 |
·试验过程 | 第40-41页 |
·试验加载方式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3-79页 |
·试验时程曲线 | 第43-51页 |
·单排桩板结构试验模型 | 第43-47页 |
·双排桩板结构试验模型 | 第47-51页 |
·单排桩板结构试验模型数据分析 | 第51-60页 |
·桩后和桩前总土压力、动土压力 | 第51-54页 |
·桩后土体加速度 | 第54-58页 |
·桩顶位移 | 第58-60页 |
·双排桩板结构试验模型数据分析 | 第60-72页 |
·桩后和桩前总土压力、动土压力 | 第60-67页 |
·桩后土体加速度 | 第67-70页 |
·桩顶位移 | 第70-72页 |
·单排桩、双排桩板结构试验模型数据对比分析 | 第72-77页 |
·桩后和桩前总土压力、动土压力对比 | 第72-75页 |
·桩后土体加速度对比 | 第75-76页 |
·桩顶位移对比 | 第76-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5章 试验模型理论计算分析 | 第79-87页 |
·传递系数法简介 | 第79-80页 |
·土体参数和计算断面图选取 | 第80-81页 |
·桩体桩后受力理论计算结果分析 | 第81-84页 |
·桩体桩后受力试验值计算结果分析 | 第84-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结论和展望 | 第87-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94-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