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2页 |
1.2 烟气同时脱硫脱硝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 第12-16页 |
1.2.1 干法同时脱硫脱硝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3-14页 |
1.2.1.1 高能电子氧化法 | 第13-14页 |
1.2.1.2 固相吸收再生法 | 第14页 |
1.2.1.3 其他干法烟气脱硫脱硝技术 | 第14页 |
1.2.2 生物法同时脱硫脱硝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4页 |
1.2.3 湿法同时脱硫脱硝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4-16页 |
1.2.3.1 氧化法 | 第15页 |
1.2.3.2 氨法 | 第15-16页 |
1.3 液相络合法脱除 NO 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1.3.1 亚铁络合剂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1.3.2 钴络合剂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1.3.3 络合剂再生 | 第19-20页 |
1.3.3.1 Fe~ⅡL 的再生 | 第19页 |
1.3.3.2 Co(NH_3)_6~(2+)的再生 | 第19-20页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2章 氨法烟气脱硫中(NH_4)_2SO_3溶液吸收 NO 的研究 | 第22-29页 |
2.1 实验系统及方法 | 第22-23页 |
2.1.1 实验药品 | 第22页 |
2.1.2 实验系统流程 | 第22-23页 |
2.1.3 实验方法 | 第23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23-27页 |
2.2.1 (NH_4)_2SO_3浓度对 NO 脱除效率的影响 | 第23-24页 |
2.2.2 NO 入口浓度对 NO 脱除效率的影响 | 第24-25页 |
2.2.3 入口气体流量对 NO 脱除效率的影响 | 第25页 |
2.2.4 温度对 NO 脱除效率的影响 | 第25-26页 |
2.2.5 SO_2入口浓度对 NO 脱除效率的影响 | 第26-27页 |
2.2.6 验证实验 | 第2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3章 Fe~ⅡEDTA 促进(NH_4)_2SO_3溶液强化吸收 NO 实验研究 | 第29-40页 |
3.1 实验系统及方法 | 第29-31页 |
3.1.1 实验药品 | 第29页 |
3.1.2 实验系统流程 | 第29-30页 |
3.1.3 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1-39页 |
3.2.1 还原剂(NH_4)_2SO_3和络合剂 Fe~ⅡEDTA 对 NO 脱除的影响 | 第31-33页 |
3.2.2 络合剂 Fe~ⅡEDTA 和 Fe~ⅢEDTA 对 NO 脱除的影响 | 第33-34页 |
3.2.3 吸收液 pH 对 NO 脱除的影响 | 第34-35页 |
3.2.4 反应温度对 NO 脱除的影响 | 第35页 |
3.2.5 络合剂 Fe~ⅡEDTA 初始浓度对 NO 脱除的影响 | 第35-36页 |
3.2.6 进口 NO 浓度对 NO 脱除的影响 | 第36-37页 |
3.2.7 进口 SO_2浓度对 NO 脱除的影响 | 第37-38页 |
3.2.8 验证实验 | 第38页 |
3.2.9 技术分析 | 第38-3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多种金属络合剂强化湿法脱硝对比实验研究 | 第40-49页 |
4.1 实验系统及方法 | 第40-42页 |
4.1.1 实验药品 | 第40页 |
4.1.2 实验系统流程 | 第40-41页 |
4.1.3 实验方法 | 第41-42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42-47页 |
4.2.1 铜络合物对 NO 脱除的影响 | 第42-43页 |
4.2.2 不同浓度[Cu(NH_3)_4]SO_4对 NO 脱除的影响 | 第43-44页 |
4.2.3 简单的钴配合物对 NO 脱除的影响 | 第44-45页 |
4.2.4 Co~ⅡEDTA 对 NO 脱除的影响 | 第45页 |
4.2.5 Fe~ⅡCit 对 NO 脱除的影响 | 第45-46页 |
4.2.6 各种金属络合物对 NO 脱除效果的比较 | 第46-4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5章 Fe~ⅡCit 促进(NH_4)_2SO_3溶液强化吸收 NO 实验研究 | 第49-59页 |
5.1 实验药品及流程 | 第49-50页 |
5.1.1 实验药品 | 第49页 |
5.1.2 实验系统流程 | 第49-50页 |
5.1.3 实验方法 | 第50页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50-57页 |
5.2.1 Fe~Ⅱ与 Cit 的摩尔比对 NO 脱除效率的影响 | 第50-51页 |
5.2.2 吸收液 pH 对 NO 脱除效率的影响 | 第51-52页 |
5.2.3 络合剂 Fe~ⅡCit 浓度对 NO 脱除效率的影响 | 第52-53页 |
5.2.4 反应温度对 NO 脱除效率的影响 | 第53-54页 |
5.2.5 NO 初始浓度对 NO 脱除效率的影响 | 第54-55页 |
5.2.6 气体流量对 NO 脱除效率的影响 | 第55-56页 |
5.2.7 单双塔反应对 NO 脱除效率的影响 | 第56-5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6章 Fe~ⅡCit 络合脱硝与再生的实验研究 | 第59-70页 |
6.1 实验系统及方法 | 第59-62页 |
6.1.1 实验药品 | 第59页 |
6.1.2 实验系统流程 | 第59-60页 |
6.1.3 实验参数 | 第60页 |
6.1.4 实验方法 | 第60-61页 |
6.1.5 Fe~ⅡCit 吸收 NO | 第61页 |
6.1.6 化学法还原再生 Fe~ⅢCit | 第61-62页 |
6.2 结果与讨论 | 第62-69页 |
6.2.1 工艺条件对 NO 脱除效率的影响 | 第62-65页 |
6.2.1.1 气体流量对 NO 脱除效率的影响 | 第62页 |
6.2.1.2 温度对 NO 脱除效率的影响 | 第62-63页 |
6.2.1.3 进口 NO 浓度对 NO 脱除效率的影响 | 第63页 |
6.2.1.4 pH 对 NO 脱除效率的影响 | 第63-64页 |
6.2.1.5 Fe~ⅡCit 浓度对 NO 脱除效率的影响 | 第64页 |
6.2.1.6 O2含量对 NO 脱除效率的影响 | 第64-65页 |
6.2.2 还原剂对 NO 脱除效率的影响 | 第65-66页 |
6.2.3 不同还原剂对 NO 连续脱除效率的影响 | 第66-67页 |
6.2.4 在(NH_4)_2SO_3溶液中加入活性炭对 NO 脱除效率的影响 | 第67-68页 |
6.2.5 连续脱除中同时添加(NH_4)_2SO_3和活性炭对 NO 脱除效率的影响 | 第68-69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0-72页 |
7.1 结论 | 第70-71页 |
7.2 对今后工作的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