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减刑假释证据规则探析--2010年至2012年某法院减刑假释案件引发的思考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2页
1. 2010年至2012年某法院减刑假释案件的概况第12-16页
    1.1 减刑假释案件来源、数量和审理方式第12-13页
    1.2 因不符合减刑、假释条件而决定退回刑罚执行机关案件与减刑幅度变更数量、比例第13-14页
    1.3 因不符合减刑、假释条件而决定退回刑罚执行机关案件与减刑幅度变更原因分析第14页
    1.4 小结第14-16页
2. 减刑假释证据规则的定义及法律意义第16-22页
    2.1 减刑假释证据规则的定义第16-17页
    2.2 建立与完善我国减刑假释证据规则的必要性第17-22页
        2.2.1 证据裁判原则的内在要求第17-18页
        2.2.2 查明案件事实的要求第18-19页
        2.2.3 审判权对刑罚执行机关执法权的监督与制约的需要第19页
        2.2.4 防止司法恣意擅断的要求第19-20页
        2.2.5 实现准确、高效的刑事诉讼效率第20-22页
3. 建立与完善减刑假释证据规则第22-32页
    3.1 建立与完善减刑假释证据规则的要求第22-23页
    3.2 减刑、假释案件举证责任规则第23-25页
        3.2.1 衡平规则第23-24页
        3.2.2 及时规则第24-25页
    3.3 减刑假释案件审查规则第25-29页
        3.3.1 最佳证据规则第25-26页
        3.3.2 关联性规则第26-27页
        3.3.3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第27-29页
    3.4 减刑、假释案件认证规则第29-32页
        3.4.1 法定证据主义第29-30页
        3.4.2 认证公开第30-31页
        3.4.3 认证公示第31-32页
参考文献第32-34页
后记第34-35页
致谢第35页

论文共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小额诉讼制度构建研究
下一篇:行政给付诉讼证明责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