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耐高温石油降解混合菌的改良及降解石油促进因子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21页
    1.1 土壤的石油污染第10-12页
        1.1.1 石油污染土壤的途径第10-11页
        1.1.2 石油污染土壤的危害第11-12页
        1.1.3 土壤污染的特点第12页
    1.2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方法第12-13页
        1.2.1 物理和化学修复第12页
        1.2.2 生物修复第12-13页
    1.3 石油污染生物降解机理和生物修复影响因素第13-16页
        1.3.1 石油污染生物降解机理第13-14页
        1.3.2 生物修复的影响因素第14-16页
    1.4 菌种改良的主要途径第16-18页
        1.4.1 物理诱变第16-17页
        1.4.2 化学诱变第17页
        1.4.3 生物诱变第17页
        1.4.4 DNA 损伤的修复第17-18页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19页
        1.5.1 国内研究现状第18页
        1.5.2 国外研究现状第18-19页
    1.6 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意义第19-21页
        1.6.1 研究目标第19页
        1.6.2 研究内容第19页
        1.6.3 研究意义第19-21页
第二章 耐高温石油降解菌改良第21-34页
    2.1 实验仪器与药品第21-23页
        2.1.1 实验仪器第21页
        2.1.2 实验药品第21-22页
        2.1.3 菌种来源第22页
        2.1.4 实验材料第22-23页
    2.2 实验方法第23-25页
        2.2.1 菌悬液的制备第23页
        2.2.2 诱变剂量的确定方法第23-24页
        2.2.3 紫外诱变第24页
        2.2.4 微波诱变第24-25页
        2.2.5 遗传稳定性测试第25页
        2.2.6 石油降解率的测定第25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5-32页
        2.3.1 紫外诱变改良第25-27页
        2.3.2 微波诱变改良第27-29页
        2.3.3 高效石油降解混合菌的构建第29页
        2.3.4 高效耐石油降解混合菌 UM 1 的遗传稳定性第29-30页
        2.3.5 高效耐石油降解混合菌 UM 1 的温度耐受性第30-31页
        2.3.6 高效耐高温石油降解混合菌 UM 1 的最适培养时间第31-32页
    2.4 小结第32-34页
第三章 UM1 降解石油促进因子研究第34-52页
    3.1 实验仪器与药品第34-36页
        3.1.1 实验仪器第34页
        3.1.2 实验药品第34-35页
        3.1.3 实验材料第35页
        3.1.4 菌种来源第35-36页
    3.2 实验方法第36-38页
        3.2.1 环境因子对 UM1 降解石油的促进作用第36-37页
        3.2.2 营养平衡因子对 UM1 降解石油的促进作用第37页
        3.2.3 生物因子对 UM1 降解石油的促进作用第37-38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8-50页
        3.3.1 环境因子对 UM1 降解石油的促进作用第38-42页
        3.3.2 营养平衡因子对 UM1 降解石油的促进作用第42-46页
        3.3.3 生物因子对 UM1 降解石油的促进作用第46-48页
        3.3.4 正交试验第48-50页
    3.4 小结第50-52页
第四章 UM1 修复石油污染土壤条件优化第52-76页
    4.1 实验仪器与药品第52-55页
        4.1.1 实验仪器第52-53页
        4.1.2 实验药品第53-54页
        4.1.3 样品来源第54页
        4.1.4 实验材料第54-55页
        4.1.5 菌种来源第55页
    4.2 实验方法第55-59页
        4.2.1 石油污染土壤的配制第55页
        4.2.2 UM1 修复条件的单因素实验第55-56页
        4.2.3 响应曲面法优化 UM1 修复条件第56-57页
        4.2.4 土壤酶活的测定第57-58页
        4.2.5 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测定第58-59页
        4.2.6 石油降解率的测定及四组分分析第59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9-75页
        4.3.1 UM1 修复条件优化的单因素实验第59-64页
        4.3.2 响应曲面法优化 UM1 修复条件第64-72页
        4.3.3 修复过程中土壤酶活的变化第72-73页
        4.3.4 修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第73-74页
        4.3.5 修复过程中石油组分的变化第74-75页
    4.4 小结第75-76页
结论与建议第76-78页
    结论第76-77页
    建议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4页
附录第84-8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88-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GK和打结蛋白YibK、YbeA的表达、纯化及折叠机理的研究
下一篇:多通道湍流模拟风洞的信号处理与控制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