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行为保全制度概述 | 第8-14页 |
第一节 行为保全的概念 | 第8-11页 |
一、行为保全的概念 | 第8-9页 |
二、行为保全的特征 | 第9-10页 |
三、行为保全的法律性质 | 第10-11页 |
第二节 行为保全制度的历史发展 | 第11-14页 |
一、行为保全制度的雏形 | 第11-12页 |
二、中世纪行为保全制度的发展 | 第12-13页 |
三、行为保全制度的后期发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比较法视角下的行为保全制度考察 | 第14-20页 |
第一节 英美法系中的行为保全制度 | 第14-16页 |
一、英国的行为保全制度 | 第14-15页 |
二、美国的行为保全制度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大陆法系中的行为保全制度 | 第16-18页 |
一、德国的行为保全制度 | 第16-17页 |
二、日本的行为保全制度 | 第17-18页 |
第三节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中有关行为保全的规定 | 第18-20页 |
第三章 我国行为保全制度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 第20-27页 |
第一节 我国行为保全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20-23页 |
一、诉前行为保全的基本内容 | 第20-21页 |
二、诉讼中行为保全的基本内容 | 第21-22页 |
三、诉讼行为保全的程序 | 第22-23页 |
第二节 我国行为保全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3-27页 |
一、行为保全程序参与性不足的问题 | 第23-24页 |
二、行为保全的适用范围和条件问题 | 第24-25页 |
三、行为保全的执行措施问题 | 第25-27页 |
第四章 我国行为保全制度的完善 | 第27-34页 |
第一节 行为保全制度在具体构建上的完善 | 第27-31页 |
一、完善适用的证据条件 | 第27页 |
二、健全听证程序 | 第27-29页 |
三、确定担保方式及金额 | 第29-31页 |
第二节 确定“胜诉可能性”“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判定标准 | 第31-34页 |
一、确定“胜诉可能性”的判定标准 | 第31-32页 |
二、确定“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判定标准 | 第32-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注释 | 第35-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后记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