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论 | 第10-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 税收执法争议概述 | 第15-26页 |
·税收执法争议的概念及特征 | 第15-16页 |
·税收执法争议的定义 | 第15页 |
·税收执法争议的法律特征 | 第15-16页 |
·税收执法争议的现实表现及种类 | 第16-18页 |
·税收执法争议的现实表现 | 第16-17页 |
·税收执法争议的种类 | 第17-18页 |
·税收执法争议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18-21页 |
·税收执法争议中征纳双方的心理分析 | 第21-26页 |
·纳税人方面 | 第21-24页 |
·税务人员方面 | 第24-26页 |
2. 传统税收执法争议解决途径存在的不足 | 第26-29页 |
·税务行政复议存在的不足 | 第26-27页 |
·税务行政诉讼存在的不足 | 第27-29页 |
3. 税务和解的引入 | 第29-35页 |
·税务和解的概念及特性 | 第29-32页 |
·税务和解的概念 | 第29-30页 |
·税务和解的特性 | 第30-32页 |
·税务和解的种类 | 第32页 |
·税务和解的效力 | 第32-35页 |
4. 税务和解的合理性分析 | 第35-48页 |
·税务和解的理论基础 | 第35-39页 |
·公法私法化 | 第35-36页 |
·税法的私法化 | 第36-37页 |
·税收法定原则与税务和解 | 第37-39页 |
·税务和解的现实基础 | 第39-45页 |
·我国目前高税收成本的现状需要灵活高效的争议解决方式 | 第39-41页 |
·转型期社会的特征也呼唤税务和解的产生 | 第41-42页 |
·我国调解传统与税务和解的契合 | 第42-44页 |
·税收工作所体现的熟人社会特征是税务和解的现实土壤 | 第44-45页 |
·税务和解合理性的经济分析 | 第45-48页 |
5. 税务和解的法律构想 | 第48-58页 |
·税务和解的适用条件 | 第48-49页 |
·税务和解的适用原则 | 第49-50页 |
·税务和解的权利配置 | 第50-53页 |
·税务机关的权力 | 第51-52页 |
·纳税人的权力 | 第52-53页 |
·税务和解的程序设计 | 第53-55页 |
·启动 | 第53页 |
·协商、和解 | 第53-54页 |
·和解内容的审查 | 第54-55页 |
·和解协议的签订 | 第55页 |
·和解协议的撤销 | 第55页 |
·税务和解的救济途径 | 第55-58页 |
·现行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对税务和解纠纷救济的缺陷 | 第56页 |
·税务和解纠纷救济途径的构想 | 第56-58页 |
结束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后记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