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实际意义和必要性 | 第9-12页 |
1.3 国内状态监测的现状 | 第12-14页 |
1.4 国外的相关研究 | 第14页 |
1.5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洪家渡水电厂机组运行状态监测系统的基本构成 | 第16-26页 |
2.1 系统构成 | 第16-19页 |
2.1.1 摆度模块 | 第17-18页 |
2.1.2 振动模块 | 第18页 |
2.1.3 键相模块 | 第18页 |
2.1.4 脉动模块 | 第18-19页 |
2.1.5 空气间隙和磁通模块 | 第19页 |
2.1.6 过程量模块 | 第19页 |
2.1.7 模拟量输入模块 | 第19页 |
2.1.8 继电器送出模块 | 第19页 |
2.2 测量点的分布和传感器的选择 | 第19-24页 |
2.2.1 测点布置 | 第19-20页 |
2.2.2 感应器选型 | 第20-24页 |
2.3 机组状态监测系统功能 | 第24-26页 |
第3章 洪家渡机组状态监测分析系统 | 第26-46页 |
3.1 洪家渡机组状态监测分析系统 | 第26-27页 |
3.2 棒图 | 第27-28页 |
3.3 数据表格 | 第28-29页 |
3.4 机组径向导轴承状态监测 | 第29-30页 |
3.5 主轴状态 | 第30-31页 |
3.6 机架振动 | 第31-33页 |
3.7 综合数据分析 | 第33-36页 |
3.8 测量与分析原理 | 第36-46页 |
3.8.1 摆度及振动峰峰值定义 | 第36-37页 |
3.8.2 相位定义 | 第37-38页 |
3.8.3 机组的工况分析 | 第38-41页 |
3.8.4 时域波形图 | 第41-42页 |
3.8.5 频谱图 | 第42-44页 |
3.8.6 轴心轨迹 | 第44-46页 |
第4章 机组运行管理实例分析 | 第46-55页 |
4.1 洪家渡 1 | 第46-47页 |
4.2 洪家渡 2 | 第47-50页 |
4.3 乌江渡转子配重 | 第50-51页 |
4.4 洪家渡 1 | 第51-54页 |
4.4.1 125%过速,试验前后各个测点的值表 4-3 所示 | 第51-52页 |
4.4.2 145%过速试验(最高转速 288.5r/min) | 第52-53页 |
4.4.3 洪家渡过速试验结论 | 第53-54页 |
4.5 洪家渡自动发电控制(AGC)参数设置 | 第5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5.1 结论 | 第55页 |
5.2 不足 | 第55-56页 |
5.3 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