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0-16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动机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动机 | 第11页 |
1.2 盈余管理的定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问题与研究目标 | 第12-13页 |
1.4 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5 本文的特点和可能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1.6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6-27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6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16-27页 |
2.2.1 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手段 | 第16-20页 |
2.2.2 IPO 过程中的盈余管理 | 第20-22页 |
2.2.3 盈余管理的计量 | 第22-27页 |
3 论证逻辑与研究假设 | 第27-32页 |
3.1 我国上市公司 IPO 的制度背景 | 第27-28页 |
3.1.1 我国 IPO 发售制度 | 第27页 |
3.1.2 我国 IPO 相关财务指标规定 | 第27-28页 |
3.2 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 第28页 |
3.3 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 第28-31页 |
3.3.1 公允价值 | 第28-29页 |
3.3.2 存货发出计价 | 第29页 |
3.3.3 固定资产 | 第29页 |
3.3.4 资产减值损失 | 第29页 |
3.3.5 企业合并 | 第29-30页 |
3.3.6 债务重组 | 第30页 |
3.3.7 关联交易 | 第30页 |
3.3.8 借款费用资本化 | 第30-31页 |
3.4 研究假设 | 第31-32页 |
4 计量模型与实证分析 | 第32-48页 |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32页 |
4.2 建立模型 | 第32-40页 |
4.2.1 检验修正的 Jones 模型 | 第32-34页 |
4.2.2 检验陆建桥的扩展模型 | 第34-36页 |
4.2.3 检验 Jones-CFO 模型 | 第36-38页 |
4.2.4 本文提出的扩展模型 | 第38-40页 |
4.3 新旧准则下 IPO 公司盈余管理的差异 | 第40-48页 |
4.3.1 新准则下 IPO 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变化趋势 | 第41-42页 |
4.3.2 旧准则下 IPO 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变化趋势 | 第42-44页 |
4.3.3 新旧准则下 IPO 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差异对比 | 第44-48页 |
5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48-51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8页 |
5.2 本次研究的不足 | 第48页 |
5.3 政策建议 | 第48-51页 |
5.3.1 减弱 IPO 盈余管理动机 | 第49页 |
5.3.2 完善会计准则,强化执法力度 | 第49-50页 |
5.3.3 加强外部审计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