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第15-17页 |
1.3.1 文化地理学理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 | 第15-16页 |
1.3.2 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概况 | 第16页 |
1.3.3 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途径 | 第16页 |
1.3.4 实证分析:湖笔制作技艺 | 第16-17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1.5 创新点 | 第19-20页 |
1.5.1 视角新颖 | 第19页 |
1.5.2 方法新颖 | 第19-20页 |
2 理论基础 | 第20-26页 |
2.1 文化地理学理论 | 第20-22页 |
2.1.1 文化地理学的概念及内涵 | 第20页 |
2.1.2 文化景观的保护性开发 | 第20-21页 |
2.1.3 文化扩散与文化整合 | 第21-22页 |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 | 第22-26页 |
2.2.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内涵 | 第22页 |
2.2.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及特征 | 第22-25页 |
2.2.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 第25-26页 |
3 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与难点 | 第26-38页 |
3.1 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 第26-30页 |
3.1.1 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演变 | 第26-28页 |
3.1.2 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 | 第28-29页 |
3.1.3 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个性特征 | 第29-30页 |
3.2 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 | 第30-33页 |
3.2.1 传承人的老龄化 | 第30-31页 |
3.2.2 传承物的淡漠化 | 第31-32页 |
3.2.3 传承环境的缺失 | 第32-33页 |
3.3 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难点 | 第33-38页 |
3.3.1 民间文学类:地方文学与异域文化的冲突 | 第33-34页 |
3.3.2 表演艺术类:东方审美与西式观念的冲突 | 第34-35页 |
3.3.3 传统技艺类:手工制作与机器生产的冲突 | 第35-36页 |
3.3.4 知识实践类:中医养生与西医速效的冲突 | 第36-37页 |
3.3.5 节庆民俗类:传统形式与现代生活的冲突 | 第37-38页 |
4 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原则及建议 | 第38-47页 |
4.1 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原则 | 第38-40页 |
4.1.1 客体的原真性 | 第38-39页 |
4.1.2 主体的积极性 | 第39页 |
4.1.3 方式的多样性 | 第39-40页 |
4.2 民间文学类:明确主次,弘扬传统 | 第40-41页 |
4.2.1 学校课程的设置 | 第40-41页 |
4.2.2 社会媒体的宣传 | 第41页 |
4.3 表演艺术类:内涵挖掘,培养审美 | 第41-42页 |
4.3.1 影视作品的拍摄 | 第42页 |
4.3.2 比赛节目的举办 | 第42页 |
4.4 传统技艺类:提升地位,保障经济 | 第42-44页 |
4.4.1 传承人基地的设置 | 第43页 |
4.4.2 文化生态村的划定 | 第43-44页 |
4.5 知识实践类:突出养生,配套齐全 | 第44-45页 |
4.5.1 体验场馆的创设 | 第44页 |
4.5.2 科研机构的设立 | 第44-45页 |
4.6 节庆民俗类:延续传统,联动产业 | 第45-47页 |
4.6.1 节日庆典的延续 | 第45页 |
4.6.2 旅游活动的举办 | 第45-47页 |
5 案例分析:湖笔制作技艺 | 第47-55页 |
5.1 湖笔文化概述 | 第47-51页 |
5.1.1 湖笔的历史渊源 | 第47-48页 |
5.1.2 湖笔的制作工艺 | 第48-50页 |
5.1.3 湖笔的文化内涵 | 第50-51页 |
5.2 湖笔制作技艺传承现状 | 第51-52页 |
5.2.1 传承人脱节断层,传承物市场萎缩 | 第51-52页 |
5.2.2 传承氛围破坏严重,传承引力强度不足 | 第52页 |
5.3 湖笔制作技艺传承的途径 | 第52-55页 |
5.3.1 设置湖笔传承人基地,弘扬书法 | 第53页 |
5.3.2 划定湖笔生态文化村,申报世遗 | 第53-55页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5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录1 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问卷 | 第60-62页 |
附录2 非遗专家王巨山访谈记录 | 第62-63页 |
附录3 非遗专家陆在良访谈记录 | 第63-64页 |
附录4 善琏湖笔厂厂长马志明访谈记录 | 第64-65页 |
附录5 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翁其昌访谈记录 | 第65-66页 |
附录6 善琏湖笔厂制笔工人金师傅访谈记录 | 第66-67页 |
附录7 善琏湖笔厂制笔工人孙师傅访谈记录 | 第67-68页 |
附录8 善琏湖笔厂制笔工人郑师傅访谈记录 | 第68-69页 |
附录9 善琏湖笔厂制笔工人林师傅访谈记录 | 第69-70页 |
附录10 善琏湖笔厂制笔工人金师傅访谈记录 | 第70-71页 |
附录11 善琏湖笔厂制笔工人冯师傅访谈记录 | 第71-72页 |
附录12 善琏湖笔厂制笔工人来师傅访谈记录 | 第72-73页 |
附录13 善琏湖笔厂制笔工人钱师傅访谈记录 | 第73-74页 |
附录14 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一览表 | 第74-75页 |
附录15 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图 | 第75-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