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

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电子鼻研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1.1 课题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8-9页
    1.2 电子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1.2.1 电子鼻的定义及概述第9-10页
        1.2.2 电子鼻的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无线传感网络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4 无线电子鼻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5 研究内容第13-14页
第二章 无线电子鼻总体设计第14-20页
    2.1 系统功能要求第14页
    2.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第14-15页
    2.3 无线传感网络通信标准的选择第15-18页
    2.4 系统关键问题第18-19页
        2.4.1 信号采集处理电路设计第18页
        2.4.2 无线模块外围电路及天线阻抗匹配设计第18页
        2.4.3 ZigBee协议栈的开发第18-19页
        2.4.4 通信性能测试第19页
        2.4.5 电子鼻系统应用实验设计第19页
        2.4.6 特征值提取及模式识别第19页
    2.5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第20-39页
    3.1 系统主要部件的选型第20-25页
        3.1.1 传感器阵列第20-22页
        3.1.2 无线传输模块第22-25页
    3.2 气体采样系统第25-26页
    3.3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第26-28页
    3.4 A/D转换设计第28-29页
    3.5 无线模块设计第29-34页
        3.5.1 CC2530外围电路设计第29-30页
        3.5.2 天线部分设计第30-34页
    3.6 供电模块第34-35页
    3.7 各节点状态指示电路第35页
    3.8 接口电路第35-37页
        3.8.1 串口通讯模块设计第35-37页
        3.8.2 传感器底板和无线数传模块接口电路第37页
        3.8.3 系统仿真接口模块第37页
    3.9 硬件测试第37页
    3.10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第39-54页
    4.1 软件工具第39-42页
        4.1.1 ZigBee开发平台第39-40页
        4.1.2 ZigBee协议栈及其结构第40-42页
    4.2 Z-STACK软件架构第42-46页
        4.2.1 系统中的设备第43页
        4.2.2 系统组网技术第43-44页
        4.2.3 节点绑定第44页
        4.2.4 数据传输机制第44-46页
    4.3 程序流程图第46-52页
        4.3.1 系统初始化第46-47页
        4.3.2 监测节点软件设计第47-51页
        4.3.3 协调器软件设计第51-52页
    4.4 上位机软件流程第52-53页
    4.5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无线电子鼻系统通信性能测试及应用实验第54-65页
    5.1 系统通信性能测试第54-55页
        5.1.1 传输距离与误码率第54页
        5.1.2 通信功率与误码率第54-55页
    5.2 谷物霉变检测第55-60页
        5.2.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55-56页
        5.2.2 检测结果和特征值提取第56-60页
    5.3 李子裂变过程监测第60-64页
        5.3.1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60页
        5.3.2 结果与分析第60-64页
    5.4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5-67页
    6.1 结论第65页
    6.2 展望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71-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USB通信的嵌入式主从机系统设计与应用
下一篇:图书馆移动辅助服务的智能手机端应用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