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玉米辐射诱变系遗传变异及应用潜力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1 文献综述第11-24页
   ·玉米种质资源研究利用现状第11-13页
   ·辐射诱变在创造玉米种质资源中的应用第13-14页
   ·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研究第14-16页
   ·玉米自交系配合力与遗传特性研究第16-20页
   ·玉米杂种优势研究第20-24页
2 立题依据第24-25页
3 材料与方法第25-29页
   ·试验材料第25页
   ·田间试验方法第25页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25-26页
   ·SSR分子标记第26-27页
   ·数据分析方法第27-29页
     ·田间试验数据分析第27-28页
       ·方差分析第27页
       ·配合力分析第27页
       ·杂种优势分析第27-28页
       ·杂种优势与配合力的相关分析第28页
     ·SSR数据分析第28-29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9-50页
   ·诱变系及其与基础材料间的遗传差异第29-35页
     ·主要农艺经济性状差异第29-33页
       ·方差分析第29页
       ·R08与其诱变系的农艺经济性状差异第29-31页
       ·48-2与其诱变系的农艺经济性状差异第31-33页
     ·SSR分子标记差异第33-35页
       ·遗传多样性分析第33-34页
       ·SSR标记位点差异分析第34页
       ·遗传相似性分析第34-35页
   ·产量杂种优势分析第35-39页
     ·R08组产量杂种优势分析第35-37页
     ·48-2组产量杂种优势分析第37-39页
   ·配合力分析第39-48页
     ·方差分析第39-40页
     ·配合力方差分析第40页
     ·R08组配合力效应分析第40-44页
       ·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第40-42页
       ·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第42-43页
       ·总配合力效应分析第43-44页
     ·48-2组配合力效应分析第44-48页
       ·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第44-46页
       ·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第46-47页
       ·总配合力效应分析第47-48页
   ·杂种优势与配合力的相关分析第48-50页
5 结论与讨论第50-57页
   ·玉米辐射诱变系及其与基础材料的遗传差异第50-51页
   ·玉米辐射诱变系组合产量杂种优势改良效果第51-53页
   ·玉米辐射诱变系配合力改良效应第53-54页
   ·玉米辐射诱变系应用潜力探讨第54-57页
参考文献第57-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玉米—大刍草杂种F1饲草产量和饲用价值比较研究
下一篇:玉米自交系航天诱变效应及诱变系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