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一、引言 | 第12-15页 |
| 二、临摹敦煌壁画的动机、过程、方法 | 第15-17页 |
| 2.1. 临摹敦煌壁画的动机 | 第15页 |
| 2.2. 临摹敦煌壁画的艰辛历程 | 第15-16页 |
| 2.3. 临摹壁画的方法 | 第16-17页 |
| 三、临摹敦煌壁画引发的争议 | 第17-18页 |
| 四、临摹壁画展的时代意义 | 第18-21页 |
| 4.1. 当时的时代背景 | 第18-19页 |
| 4.2. 临摹壁画展在成都产生的特定时代意义 | 第19-21页 |
| 五、临摹敦煌壁画对中国美术界的影响 | 第21-30页 |
| 5.1. 敦煌壁画本身的美术价值展示 | 第21-23页 |
| 5.2. 临摹敦煌壁画对中国画家的影响 | 第23-29页 |
| 5.2.1 临摹壁画对张大千个人画风的影响 | 第23-25页 |
| 5.2.2 临摹画展展出后对其他中国画家的影响 | 第25-29页 |
| 5.3. 敦煌壁画临摹展之后对中国美术的影响 | 第29-30页 |
| 六、临摹敦煌壁画对文物保护事业的影响 | 第30-36页 |
| 6.1. 临摹敦煌壁画推动了对敦煌壁画的研究 | 第30-31页 |
| 6.2. 敦煌临摹作品展对文物保护的启发 | 第31-36页 |
| 6.2.1 国家在莫高窟设立专门机构 | 第31-32页 |
| 6.2.2 国家对莫高窟的全面保护 | 第32-34页 |
| 6.2.3 敦煌艺术研究所研究人员对敦煌的保护与研究 | 第34-36页 |
| 七、结论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 致谢 | 第40-42页 |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42-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