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体育论文--武术及民族形式体育论文--中国武术论文

探骊中国武术中“黄金分割”思想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前言第9-11页
2 文献综述第11-17页
   ·黄金分割律的释义综述第11-12页
     ·定义第11页
     ·由来第11页
     ·意义第11-12页
   ·黄金分割律的研究现状综述第12-16页
     ·在科学领域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在艺术领域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在其他领域的研究现状第14-16页
   ·"黄金分割"思想的阐释第16-17页
3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17页
   ·研究对象第17页
   ·研究方法第17页
     ·文献资料法第17页
     ·逻辑推理法第17页
     ·比较分析法第17页
     ·图像解析法第17页
     ·专家访谈法第17页
4 解读中国武学典籍中"黄金分割"思想第17-25页
   ·自相似性与"形"的要求第17-20页
     ·自相似性第17-19页
     ·"形"的要求第19-20页
   ·偏正律与"拍"的原则第20-22页
     ·偏正律第20-21页
     ·"拍"的原则第21-22页
   ·对数螺线与"玄"的规律第22-25页
     ·对数螺线第22-23页
     ·"玄"的规律第23-25页
   ·小结第25页
5 剖析中国武术中"势"的"黄金分割"第25-32页
   ·"势"的构成与转换机理第25-29页
     ·"形"——"势"的空间构成因子第25-27页
     ·"神"——"势"的时间构成因子第27-28页
     ·"气"——"势"的空间转换因子第28页
     ·"节"——"势"的时间转换因子第28-29页
   ·"势"的物理学解析与应用第29-32页
     ·"形"与"气"的粒子性研究第29-30页
     ·"神"与"节"的波动性研究第30-31页
     ·互补原理与测不准原理第31-32页
   ·小结第32页
6 阐释武术动作中"黄金分割"的心理学依据第32-39页
   ·武术动作表现力的作用机制第32-34页
     ·"简化"倾向与"需要"的满足第32-33页
     ·"盯视"与重新构造第33页
     ·理解与识认第33-34页
   ·武术动作表现力的构成因子第34-37页
     ·紧张力的式样第34-36页
     ·完形压强第36页
     ·生发性与高潮第36-37页
   ·武术动作表现力的审美价值第37-38页
     ·典型概念与标准意象第37-38页
     ·风格量度第38页
   ·小结第38-39页
7 论述武术动作中"黄金分割"思想的美学意义第39-44页
   ·美感是衡量技术完善程度的标准第39-41页
     ·美的追求与形式的完美第39-40页
     ·规范性是形式完美的必然趋势第40页
     ·艺术性是技术完善的标志第40-41页
   ·武术动作的"美感阈值"第41-44页
     ·节奏与感情的自发性第41页
     ·象征符号的表现力第41-42页
     ·形式与内容的结合度第42页
     ·风格的束缚区间第42-43页
     ·艺术性创新空间第43-44页
   ·小结第44页
8 审视中国武术中"黄金分割"思想的艺术价值第44-51页
   ·现代武术中"艺术门禁"的剖析第45-46页
     ·艺术技术化非经验化第45页
     ·艺术教育的重要性第45-46页
   ·中国武术之"艺术门径"第46-50页
     ·二元对立与"圆"平衡第46-48页
     ·暗示力与"无"空间第48-49页
     ·逆向思维与"反"动作第49页
     ·蒙太奇与"转"技巧第49-50页
     ·审美心理与"缺"效应第50页
   ·小结第50-51页
9 结论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海男子中跑受伤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研究
下一篇:武术套路与跆拳道文化传播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