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养护、维修与技术改造论文

膨胀性土质隧道变形破坏模式与防治对策研究

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1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2-14页
    1.2 研究现状第14-19页
        1.2.1 理论和实验第14-16页
        1.2.2 数值模拟分析第16-17页
        1.2.3 隧道变形破坏第17-19页
    1.3 研究内容第19页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19-21页
第二章 膨胀性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膨胀性能第21-35页
    2.1 膨胀性土第21-23页
        2.1.1 膨胀性土的概念第21-22页
        2.1.2 膨胀性土的胀缩机理第22-23页
    2.2 依托工程概况第23-25页
        2.2.1 隧道设计方案第24-25页
    2.3 膨胀性土的物理性质第25-29页
        2.3.1 含水率第25-26页
        2.3.2 干密度第26页
        2.3.3 结构特征第26-27页
        2.3.4 孔隙比第27-28页
        2.3.5 击实试验第28页
        2.3.6 液性指数与塑性指数第28-29页
    2.4 膨胀性土的力学性质第29-31页
        2.4.1 固结试验第29-30页
        2.4.2 抗剪强度试验第30-31页
    2.5 膨胀性土的化学成分与膨胀性能测试第31-34页
        2.5.1 膨胀性士的化学成分第31页
        2.5.2 膨胀性能测试第31-34页
    2.6 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膨胀性土质隧道建设期的变形破坏模式第35-42页
    3.1 引言第35页
    3.2 建设期变形破坏的特征第35-36页
    3.3 建设期变形破坏的模式第36-39页
        3.3.1 顶部变形第36-37页
        3.3.2 边墙变形第37页
        3 3.3 拱脚变形第37-38页
        3.3.4 底板变形第38页
        3.3.5 洞口塌方变形第38-39页
    3.4 建设期变形破坏的危害第39-40页
    3.5 小结第40-42页
第四章 膨胀性土质隧道变形破坏的产生机理第42-53页
    4.1 引言第42页
    4.2 建设期膨胀性土质隧道的变形破坏过程第42-48页
    4.3 隧道变形破坏的机理分析第48-52页
        4.3.1 支护强度因素分析第48-49页
        4.3.2 地质因素分析第49-52页
    4.4 小结第52-53页
第五章 膨胀性土质隧道变形破坏的数值模拟第53-63页
    5.1 引言第53页
    5.2 膨胀性土质隧道变形破坏的数值模拟第53-62页
        5.2.1 UDEC简介第53-56页
        5.2.2 模型建立及参数选取第56-57页
        5.2.3 计算结果分析第57-62页
    5.3 小结第62-63页
第六章 膨胀性土质隧道的围岩级别划分与变形的防治对策研究第63-80页
    6.1 引言第63页
    6.2 铁路土质隧道的围岩级别划分第63-66页
        6.2.1 铁路土质隧道的围岩级别划分第64-65页
        6.2.2 围岩分级细化标准第65-66页
        6.2.3 围岩分级细化标准应用第66页
    6.3 膨胀性土质隧道的变形防治对策第66-78页
        6.3.1 隧道衬砌支护的设计原则第67-68页
        6.3.2 膨胀性土质隧道的变形防治第68-76页
        6.3.3 洞内外变形防治过程中的经验总结第76-78页
    6.4 小结第78-80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80-83页
    7.1 结论第80-81页
    7.2 展望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86页
致谢第86-88页
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88-89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9-90页
硕士期间申请专利情况第90-91页
附件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配气凸轮驱动的全可变液压气门机构气门运动规律的研究
下一篇:碳纳米管水泥基复合材料压敏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