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中日汽车产业的互补性研究--以日产汽车对华投资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引言第8-12页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第8-9页
    1.2 相关国际贸易理论依据第9-11页
        1.2.1 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理论第9-10页
        1.2.2 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第10页
        1.2.3 产业转移理论的新变化第10-11页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11-12页
        1.3.1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11页
        1.3.2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第11-12页
2 世界经济形势及中日经贸关系现状第12-15页
    2.1 全球主要经济体形势及特点第12-13页
    2.2 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突出问题第13-14页
    2.3 中日经贸关系恶化的不利影响第14-15页
3 日本汽车产业对华投资情况分析第15-19页
    3.1 日本汽车厂商进入中国的历程第15-16页
    3.2 日本加大对华投资的原因分析第16-17页
    3.3 日本三大汽车厂商在华投资现状第17-19页
4 中日汽车产业合作的互补性分析第19-23页
    4.1 中日汽车产业互补性存在的充分条件第19-20页
    4.2 中日汽车产业互补性的内涵不断变化第20页
    4.3 中日汽车产业互补性的国家战略第20-21页
    4.4 两国汽车产业互补性的历史趋势第21页
    4.5 两国汽车产业互补性的具体体现第21-22页
    4.6 中日汽车产业互补性及合作的说明第22-23页
5 日产汽车对华投资案例分析第23-30页
    5.1 日产汽车的基本情况第23-24页
    5.2 日产汽车对华投资情况分析第24-27页
        5.2.1 日产汽车对华投资的背景第24-25页
        5.2.2 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第25页
        5.2.3 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第25-26页
        5.2.4 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第26-27页
        5.2.5 英菲尼迪中国事业总部第27页
    5.3 日产合资企业的发展状况第27-30页
        5.3.1 与中国一起创造未来第27-28页
        5.3.2 合资双方的共同发展第28-29页
        5.3.3 英菲尼迪中国厚积薄发之路第29-30页
6 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启示及政策建议第30-33页
    6.1 加大科研投入及人才培养第30-31页
    6.2 建立和完善创新激励机制第31-32页
    6.3 推动我国汽车产业结构调整第32-33页
结论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6页
致谢第36-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外贴FRP-混凝土界面性能研究
下一篇:汽车产品商标品牌化投资分析与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