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12-28页 |
1.1 高转换比变换器的由来 | 第12-18页 |
1.1.1 低电压输出的PFC整流器 | 第13-14页 |
1.1.2 光伏微逆变器 | 第14-18页 |
1.2 单级式高转换比变换器的研究现状 | 第18-25页 |
1.2.1 单级式高转换比整流器拓扑 | 第18-21页 |
1.2.2 单级式高转换比逆变器拓扑 | 第21-25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25-28页 |
2 单周期控制理论及其应用 | 第28-42页 |
2.1 单周期控制基本理论 | 第28-30页 |
2.2 单周期控制的基本DC-DC变换器 | 第30-31页 |
2.3 单周期控制的抗扰动性能仿真 | 第31-33页 |
2.4 单周期控制的应用 | 第33-42页 |
3 单级式高转换比无桥BUCK-BOOST PFC整流器及其单周期控制 | 第42-62页 |
3.1 引言 | 第42页 |
3.2 具有双向开关的单级式高转换比无桥BUCK-BOOST PFC整流器拓扑 | 第42-49页 |
3.2.1 拓扑的提出 | 第42-43页 |
3.2.2 拓扑工作原理 | 第43-45页 |
3.2.3 拓扑电路特性 | 第45-49页 |
3.3 单周期控制在单级式高转换比无桥BUCK-BOOST PFC整流器中的应用 | 第49-51页 |
3.3.1 单周期控制的应用 | 第49-50页 |
3.3.2 单周期控制与平均电流控制的对比 | 第50-51页 |
3.4 仿真验证与分析 | 第51-56页 |
3.4.1 双向开关无桥Buck-Boost PFC拓扑仿真 | 第51-53页 |
3.4.2 单周期控制与平均电流控制的对比仿真 | 第53-56页 |
3.5 电路设计与实验结果 | 第56-60页 |
3.5.1 电路设计 | 第56-58页 |
3.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8-6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4 一族单级式高转换比无桥BUCK-BOOST PFC整流器拓扑 | 第62-72页 |
4.1 引言 | 第62页 |
4.2 一族单级式高转换比无桥BUCK-BOOST PFC整流器拓扑 | 第62-68页 |
4.2.1 拓扑的提出 | 第62-66页 |
4.2.2 拓扑电路特性 | 第66-68页 |
4.3 单周期控制在一族单级式高转换比无桥PFC整流器拓扑中的应用 | 第68页 |
4.4 仿真验证与分析 | 第68-7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5 单级式高转换比BUCK-BOOST逆变器及其单周期控制 | 第72-86页 |
5.1 引言 | 第72页 |
5.2 单级式高转换比BUCK-BOOST逆变器拓扑 | 第72-78页 |
5.2.1 拓扑的提出 | 第72-73页 |
5.2.2 拓扑工作原理 | 第73-75页 |
5.2.3 拓扑电路特性 | 第75-78页 |
5.3 单周期控制在单级式高转换比BUCK-BOOST逆变器中的应用 | 第78页 |
5.4 仿真结果 | 第78-80页 |
5.5 单级式高转换比BUCK-BOOST逆变器的三种衍生拓扑 | 第80-84页 |
5.5.1 拓扑工作原理 | 第80-82页 |
5.5.2 拓扑电路特性 | 第82-83页 |
5.5.3 仿真结果 | 第83-8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6 单级式高转换比BOOST逆变器及其单周期控制 | 第86-122页 |
6.1 引言 | 第86页 |
6.2 带耦合电感的单级式高转换比BOOST逆变器拓扑 | 第86-99页 |
6.2.1 拓扑的提出 | 第86-87页 |
6.2.2 拓扑工作原理 | 第87-89页 |
6.2.3 拓扑电路特性 | 第89-97页 |
6.2.4 拓扑的DCM状态分析 | 第97-99页 |
6.3 单周期控制在单级式高转换比微逆变器拓扑中的应用 | 第99-101页 |
6.4 仿真验证与分析 | 第101-104页 |
6.4.1 拓扑CCM工作仿真 | 第101-102页 |
6.4.2 拓扑DCM工作仿真 | 第102-104页 |
6.5 样机设计与实验结果 | 第104-113页 |
6.5.1 样机设计 | 第104-109页 |
6.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09-113页 |
6.6 带耦合电感和充电泵的单级式高转换比逆变器拓扑 | 第113-120页 |
6.6.1 拓扑工作原理 | 第113-116页 |
6.6.2 拓扑电路特性 | 第116-118页 |
6.6.3 仿真与实验结果 | 第118-120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120-122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22-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38页 |
致谢 | 第138-14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140-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