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论文的主要创新与贡献 | 第9-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36页 |
1.1 引言 | 第14-15页 |
1.2 雷达吸波材料的工作原理 | 第15-17页 |
1.3 树脂基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7-26页 |
1.3.1 树脂基涂覆型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1.3.2 树脂基结构型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20-26页 |
1.4 聚酰亚胺树脂的研究现状 | 第26-31页 |
1.4.1 PMR型聚酰亚胺 | 第28页 |
1.4.2 乙炔基聚酰亚胺 | 第28-29页 |
1.4.3 苯乙炔基聚酰亚胺 | 第29-31页 |
1.5 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 第31-33页 |
1.6 论文选题的背景以及选题意义 | 第33页 |
1.7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3-36页 |
第2章 实验及制备方法 | 第36-44页 |
2.1 前言 | 第36页 |
2.2 实验原料 | 第36页 |
2.3 实验设备 | 第36-37页 |
2.4 吸波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37-40页 |
2.4.1 吸收剂/聚酰亚胺吸波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37-38页 |
2.4.2 SiC_f/聚酰亚胺吸波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38-40页 |
2.5 性能测试 | 第40-44页 |
2.5.1 热重-差热扫描量热(TG-DSC)分析 | 第40页 |
2.5.2 热-红外测试(TG-FTIR)分析 | 第40页 |
2.5.3 扫描电镜(SEM)分析 | 第40-41页 |
2.5.4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测试 | 第41页 |
2.5.5 复合材料电磁参数的测试 | 第41-42页 |
2.5.6 复合材料的老化实验 | 第42-44页 |
第3章 聚酰亚胺预聚体特性的研究 | 第44-58页 |
3.1 引言 | 第44页 |
3.2 聚酰亚胺粉体DSC/TG分析 | 第44-46页 |
3.3 聚酰亚胺预聚体固化前后的红外分析 | 第46-47页 |
3.4 聚酰亚胺预聚体的粘度分析 | 第47-48页 |
3.5 聚酰亚胺预聚体的固化过程研究 | 第48-52页 |
3.5.1 树脂体系固化动力学的理论基础 | 第48页 |
3.5.2 聚酰亚胺预聚体的固化特征温度 | 第48-50页 |
3.5.3 聚酰亚胺预聚体固化反应的活化能 | 第50-52页 |
3.6 聚酰亚胺树脂的热分解过程 | 第52-56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4章 吸收剂/聚酰亚胺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 | 第58-86页 |
4.1 引言 | 第58页 |
4.2 CB/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电磁吸波和力学性能研究 | 第58-64页 |
4.2.1 形貌 | 第58-60页 |
4.2.2 介电常数 | 第60-63页 |
4.2.3 吸波性能 | 第63页 |
4.2.4 力学性能 | 第63-64页 |
4.3 CNT/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电磁吸波和力学性能研究 | 第64-71页 |
4.3.1 形貌 | 第64-65页 |
4.3.2 常温和高温介电常数 | 第65-67页 |
4.3.3 常温和高温吸波性能 | 第67-70页 |
4.3.4 力学性能 | 第70-71页 |
4.4 CB/CNT /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电磁吸波和力学性能研究 | 第71-76页 |
4.4.1 形貌 | 第71页 |
4.4.2 常温和高温介电常数 | 第71-73页 |
4.4.3 常温和高温吸波性能 | 第73-75页 |
4.4.4 力学性能 | 第75-76页 |
4.5 Ti_3SiC_2/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电磁吸波和力学性能研究 | 第76-83页 |
4.5.1 Ti_3SiC_2及复合材料的形貌 | 第76-78页 |
4.5.2 常温和高温介电常数 | 第78-80页 |
4.5.3 常温和高温的吸波性能 | 第80-83页 |
4.5.4 力学性能 | 第8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3-86页 |
第5章 SiC_f/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86-114页 |
5.1 引言 | 第86页 |
5.2 不同类型SiC_f的性能对比 | 第86-90页 |
5.2.1 SiC_f的形貌 | 第86-88页 |
5.2.2 SiC_f的拉曼光谱图 | 第88页 |
5.2.3 SiC_f的XRD图 | 第88-89页 |
5.2.4 SiC_f的电导率 | 第89-90页 |
5.3 SiC_f/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探索 | 第90-97页 |
5.3.1 纤维的处理方式 | 第90-91页 |
5.3.2 施加压力大小 | 第91-93页 |
5.3.3 加压起始温度点 | 第93-95页 |
5.3.4 后固化条件 | 第95-97页 |
5.4 SiC_f/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电磁吸波及力学性能 | 第97-100页 |
5.4.1 力学性能及形貌图 | 第97-98页 |
5.4.2 电磁吸波性能 | 第98-100页 |
5.5 KD-1SiC_f的氧化处理对复合材料电磁吸波性能的影响 | 第100-101页 |
5.5.1 介电常数 | 第100-101页 |
5.5.2 吸波性能 | 第101页 |
5.6 KD-1SiC_f和SLFSiC_f混编对复合材料电磁吸波性能的影响 | 第101-104页 |
5.6.1 介电常数 | 第101-103页 |
5.6.2 吸波性能 | 第103-104页 |
5.7 碳类吸收剂对SLFSiC_f复合材料电磁吸波性能的影响 | 第104-110页 |
5.7.1 形貌图 | 第104-105页 |
5.7.2 介电常数 | 第105-107页 |
5.7.3 吸波性能 | 第107-109页 |
5.7.4 弯曲强度 | 第109-110页 |
5.8 双层结构吸波材料的设计 | 第110-112页 |
5.8.1 理论基础 | 第110页 |
5.8.2 匹配层的选择 | 第110-111页 |
5.8.3 损耗层的选择 | 第111-112页 |
5.9 本章小结 | 第112-114页 |
第6章 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老化性能研究 | 第114-132页 |
6.1 引言 | 第114-115页 |
6.2 热老化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115-125页 |
6.2.1 质量变化 | 第115-117页 |
6.2.2 热分解温度 | 第117-118页 |
6.2.3 力学性能 | 第118-120页 |
6.2.4 扫描照片 | 第120-123页 |
6.2.5 介电性能 | 第123-125页 |
6.3 湿热老化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125-131页 |
6.3.1 质量的变化 | 第125-126页 |
6.3.2 力学性能 | 第126-127页 |
6.3.3 热分解温度 | 第127-128页 |
6.3.4 扫描照片 | 第128-129页 |
6.3.5 介电性能 | 第129-131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31-132页 |
结论 | 第132-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5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52-154页 |
致谢 | 第154-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