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共轭聚合物纳米球的合成制备及光治疗、荧光防伪和白光LED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4-35页
    1.1 荧光材料第14-16页
    1.2 共轭聚合物荧光材料第16-18页
    1.3 共轭聚合物荧光材料发光机理第18-20页
    1.4 共轭聚合物荧光纳米球的制备第20-21页
        1.4.1 微乳液法第20-21页
        1.4.2 再沉淀法第21页
    1.5 共轭聚合物荧光纳米球的表征第21-26页
        1.5.1 光学吸收截面第22-23页
        1.5.2 荧光量子效率第23页
        1.5.3 辐射跃迁速率第23页
        1.5.4 光谱可调性第23-24页
        1.5.5 稳定性第24-26页
        1.5.6 生物相容性第26页
    1.6 共轭聚合物荧光纳米球表面修饰第26-29页
        1.6.1 物理包覆第27页
        1.6.2 两亲性聚合物修饰第27-28页
        1.6.3 官能团共价偶联第28-29页
    1.7 共轭聚合物荧光纳米球的应用第29-32页
        1.7.1 体外细胞特异性标记成像第29页
        1.7.2 体内肿瘤靶向性成像第29-31页
        1.7.3 生物传感和检测第31-32页
        1.7.4 生物医学治疗第32页
    1.8 面临的挑战第32-33页
    1.9 本文选题思路及创新性第33-35页
第2章 含卟啉单元的聚合物纳米球合成及光动力学治疗应用第35-54页
    2.1 实验部分第37-41页
        2.1.1 试剂和药品第37页
        2.1.2 合成过程第37-38页
        2.1.3 仪器和表征第38-39页
        2.1.4 PFBT-TPPx聚合物纳米球的制备第39页
        2.1.5 细胞实验第39-41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41-52页
        2.2.1 PFBT-TPPx的合成及表征第41-44页
        2.2.2 PFBT-TPPx聚合物纳米球的稳定性第44-46页
        2.2.3 单线态氧产率的检测第46-48页
        2.2.4 PFBT-TPPx聚合物纳米球体外光毒性及治疗效果第48-50页
        2.2.5 活体成像及体内分布第50-51页
        2.2.6 活体光动力学治疗效果第51-52页
    2.3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3章 共价偶联葡萄糖氧化酶的共轭聚合物纳米球用于光动力学治疗第54-69页
    3.1 实验部分第56-59页
        3.1.1 试剂和药品第56页
        3.1.2 仪器和表征第56-57页
        3.1.3 聚合物纳米球的制备第57页
        3.1.4 聚合物纳米球与生物酶共价偶联第57页
        3.1.5 羟基自由基的检测第57-58页
        3.1.6 细胞培养、细胞毒性检测、体内外治疗效果第58-59页
    3.2 结果和讨论第59-67页
        3.2.1 纳米球的制备与表征第59-61页
        3.2.2 羟基自由基的产生及检测第61-63页
        3.2.3 生物毒性和治疗效果第63-64页
        3.2.4 活体成像及体内分布第64-65页
        3.2.5 活体的治疗效果第65-67页
    3.3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4章 全色共轭聚合物纳米球荧光墨水在荧光防伪中的应用研究第69-81页
    4.1 实验部分第71-73页
        4.1.1 试剂和药品第71页
        4.1.2 聚合物纳米球的制备第71页
        4.1.3 仪器与表征第71-72页
        4.1.4 荧光墨水的制备第72页
        4.1.5 基于荧光墨水的薄膜制备第72-73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73-80页
        4.2.1 聚合物纳米球的基本表征第73-75页
        4.2.2 手写荧光图案及其稳定性第75-77页
        4.2.3 喷墨打印荧光图案及其稳定性第77-79页
        4.2.4 基于全色荧光墨水的复合薄膜第79-80页
    4.3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5章 SiO_2包覆的聚合物纳米球在白光照明中的应用研究第81-90页
    5.1 实验部分第82-84页
        5.1.1 试剂和药品第82-83页
        5.1.2 聚合物纳米球的制备第83页
        5.1.3 二氧化硅包覆的聚合物纳米球第83页
        5.1.4 仪器和表征第83-84页
        5.1.5 白光LED的制备第84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84-89页
        5.2.1 二氧化硅包覆半导体聚合物纳米球的设计与表征第84-86页
        5.2.2 二氧化硅包覆前后纳米球的光热稳定性第86-88页
        5.2.3 白光LEDs的制备及其性能的表征第88-89页
    5.3 本章小结第89-90页
第6章 基于高温水热处理的聚合物纳米球光学性质研究第90-99页
    6.1 实验部分第91-93页
        6.1.1 试剂和药品第91页
        6.1.2 仪器和表征第91-92页
        6.1.3 聚合物纳米球的制备第92页
        6.1.4 水热处理第92页
        6.1.5 细胞培养第92-93页
        6.1.6 细胞毒性检测第93页
    6.2 结果与讨论第93-98页
        6.2.1 共轭聚合物纳米球的表征第93-95页
        6.2.2 水热处理条件的优化第95-96页
        6.2.3 纳米球水热处理前后基本性质的对比第96-98页
    6.3 本章小结第98-99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99-102页
    7.1 结论第99-100页
    7.2 展望第100-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21页
作者简介第121页
博士期间发表、待发表以及合作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1-123页
致谢第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2+B4)型超支化聚酰亚胺的分子设计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铜(Ⅰ)卤簇基荧光金属有机骨架的合成及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