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物理学论文--理论生物物理学论文

利用核磁共振观测激发态的赝接触位移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45页
    1.1 引言第13-14页
    1.2 研究蛋白质动力学的常用核磁共振技术第14-37页
        1.2.1 化学交换第14-18页
        1.2.2 弛豫扩散实验第18-20页
        1.2.3 残留偶极耦合第20-22页
        1.2.4 顺磁弛豫增强第22-25页
        1.2.5 赝接触位移第25-31页
        1.2.6 氢氘交换第31-32页
        1.2.7 饱和转移实验第32页
        1.2.8 不可见状态的交换饱和转移实验第32-33页
        1.2.9 化学交换饱和转移实验第33-37页
        1.2.10 线型分析第37页
        1.2.11 其它技术进展第37页
    1.3 基于核磁的蛋白质激发态结构计算研究进展第37-40页
        1.3.1 基于CPMG的激发态结构计算第37-38页
        1.3.2 基于PRE的激发态结构计算第38-39页
        1.3.3 激发态结构计算方法的讨论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5页
第二章 材料方法及样品制备第45-65页
    2.1 克隆及突变体构建第45-52页
        2.1.1 PCR的引物设计第45-46页
        2.1.2 目的基因片段的PCR扩增第46-47页
        2.1.3 目的基因片段的胶回收第47页
        2.1.4 质粒的抽提第47-48页
        2.1.5 目的基因片段及质粒的双酶切第48页
        2.1.6 目的基因片段与质粒的连接第48-49页
        2.1.7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49页
        2.1.8 连接产物转化进入感受态细胞第49-50页
        2.1.9 单克隆菌的验证第50页
        2.1.10 单克隆菌种测序结果第50-51页
        2.1.11 半胱氨酸突变位点的选取及突变体质粒构建第51-52页
    2.2 蛋白质的表达与纯化第52-56页
        2.2.1 Abp1p SH3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第52页
        2.2.2 HYPA/FBP11 FF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第52-53页
        2.2.3 SH3与FF结构域的表达与纯化第53-56页
    2.3 镧系金属螯合标签与蛋白质的连接反应第56-57页
        2.3.1 反应前的蛋白质预处理第56页
        2.3.2 DTNB激活蛋白质半胱氨酸连接位点第56-57页
        2.3.3 镧系金属螯合标签的连接第57页
    2.4 核磁样品的制备第57-58页
        2.4.1 Abp1p SH3-Ark1p体系的核磁样品第57-58页
        2.4.2 FF结构域的核磁样品第58页
        2.4.3 含顺磁金属的样品第58页
    2.5 核磁实验设置第58-60页
        2.5.1 二维~(15)N CEST实验第59-60页
        2.5.2 一维~(15)N CEST实验第60页
    2.6 CEST数据处理与分析第60-64页
        2.6.1 CEST谱图处理及谱峰强度列表的提取第60-63页
        2.6.2 CEST数据的拟合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5页
第三章 用CEST实验观测蛋白质低丰度激发态的PCS第65-83页
    3.1 引言第65-66页
    3.2 实验结果第66-77页
        3.2.1 在蛋白质上定点连接镧系金属离子第66-67页
        3.2.2 在Abp1p SH3-Ark1p慢交换体系上验证PCS-CEST第67-70页
        3.2.3 应用PCS-CEST探测FF结构域折叠过渡状态的构象第70-74页
        3.2.4 选择性的一维CEST实验可以缩短实验时间、提高数据分辨率第74-76页
        3.2.5 结论第76-77页
    3.3 讨论第77-78页
    3.4 展望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第四章 LARG PDZ与片段筛选苗头化合物弱相互作用研究第83-105页
    4.1 引言 基于核磁的片段筛选第83-87页
        4.1.1 核磁片段库的构建第83-84页
        4.1.2 用于片段筛选的核磁共振方法第84-86页
        4.1.3 使用稀疏的核磁约束产生复合物结构模型第86-87页
    4.2 研究弱相互作用的核磁技术简介第87页
    4.3 LARG PDZ结构域简介第87-88页
    4.4 材料与方法第88-91页
        4.4.1 LARG PDZ结构域的表达、纯化第88页
        4.4.2 LARG PDZ结构域的片段筛选第88页
        4.4.3 蛋白质RDC样品的制备第88-90页
        4.4.4 蛋白质PCS样品的制备第90页
        4.4.5 蛋白质PRE样品的制备第90-91页
        4.4.6 QNMR的方法定量小分子的浓度第91页
        4.4.7 trPCS与trPRE实验的样品条件第91页
    4.5 实验结果第91-100页
        4.5.1 LARG PDZ结构域的片段筛选第91-92页
        4.5.2 片段的初步演化第92-94页
        4.5.3 PDZ与苗头化合物弱相互作用的初步实验结果第94-100页
    4.6 总结与展望第100-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5页
附录第105-139页
    附录一 CEST数据处理所用到的脚本第105-129页
        脚本一:Perl脚本NCEST_2ft2.pl第105-113页
        脚本二:Matlab脚本Height2.m第113-120页
        脚本三:Python脚本ChemEx_cfgGen_2015.py第120-129页
    附录二 根据化学位移滴定拟合K_D值的MATLAB脚本K2.m第129-139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加的学术会议第139-141页
致谢第141页

论文共1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杂环境中高分子的离子特异性效应
下一篇:时间相关的分层任务网络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