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治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1 研究思路第15页
        1.3.2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16-17页
        1.4.1 研究方法第16页
        1.4.2 创新之处第16-17页
第二章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治理概述第17-25页
    2.1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治理的概念第17-19页
        2.1.1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第17-18页
        2.1.2 乡村治理的概念第18-19页
    2.2 乡村治理的理论基础第19-22页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民自治思想第19-20页
        2.2.2 西方社会的乡村治理思想第20-21页
        2.2.3 我国传统社会的乡村治理思想第21-22页
    2.3 乡村治理的重要意义第22-25页
        2.3.1 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第22-23页
        2.3.2 维护农村社会安定和谐第23页
        2.3.3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23-25页
第三章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治理的现状及成因第25-31页
    3.1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治理的新进展第25-27页
        3.1.1 乡镇政府职能初步转变第25页
        3.1.2 村民自治制度全面铺开第25-26页
        3.1.3 农民民主意识有所增强第26-27页
    3.2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治理面临的新问题第27-28页
        3.2.1 村民自治制度运行困难第27页
        3.2.2 农村民间组织普遍缺位第27-28页
        3.2.3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第28页
    3.3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治理问题的成因第28-31页
        3.3.1 农村精英人才单向外流第28-29页
        3.3.2 农村民间组织发展滞后第29页
        3.3.3 农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第29-31页
第四章 国(境)外乡村治理实践及经验第31-38页
    4.1 日本的造村运动及其经验第31-33页
        4.1.1 造村运动的背景第31页
        4.1.2 造村运动的主要做法第31-32页
        4.1.3 造村运动的成功经验第32-33页
    4.2 韩国的新村运动及其经验第33-35页
        4.2.1 新村运动的背景第33页
        4.2.2 新村运动的主要做法第33-34页
        4.2.3 新村运动的成功经验第34-35页
    4.3 台湾地区的富丽农村运动及其经验第35-38页
        4.3.1 富丽农村运动的背景第35页
        4.3.2 富丽农村运动的主要做法第35-36页
        4.3.3 富丽农村运动的成功经验第36-38页
第五章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治理的对策第38-47页
    5.1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第38-39页
        5.1.1 配强党的领导班子第38-39页
        5.1.2 改善党的领导方式第39页
        5.1.3 落实党的服务宗旨第39页
    5.2 探索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第39-41页
        5.2.1 以新社区为单元深化村民自治第40页
        5.2.2 以自然村为单位做实村民自治第40-41页
        5.2.3 以行政村为基础健全村民自治第41页
    5.3 培育农村民间组织成长第41-43页
        5.3.1 增强农民自组织能力第41-42页
        5.3.2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第42-43页
        5.3.3 强化监督管理第43页
    5.4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第43-44页
        5.4.1 推动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第43-44页
        5.4.2 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主体第44页
        5.4.3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第44页
    5.5 培育乡村特色文化第44-47页
        5.5.1 加强核心价值观引领第44-45页
        5.5.2 创新传统乡土文化第45页
        5.5.3 盘活民间文艺团体第45-47页
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致谢第51-52页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媒体中作品著作权保护研究
下一篇:新媒体时代政府舆论引导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