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国外现状 | 第10-11页 |
1.2 国内现状 | 第11-12页 |
1.3 存在的问题与缺陷 | 第12-13页 |
1.4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内容的确立 | 第13-16页 |
第2章 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 | 第16-51页 |
2.1 视觉思维的规律 | 第16-21页 |
2.1.1 人的视觉习惯 | 第16-17页 |
2.1.2 知觉对象与背景的关系—图底关系研究 | 第17-18页 |
2.1.3 视知觉原理 | 第18-20页 |
2.1.4 选择心理学 | 第20-21页 |
2.2 格式塔心理学的核心原理 | 第21-29页 |
2.2.1 格式塔心理学的历史沿革 | 第21页 |
2.2.2 格式塔心理学的定义 | 第21-22页 |
2.2.3 格式塔“整体与部分”理论 | 第22-24页 |
2.2.4 同型论原理 | 第24页 |
2.2.5 动力场论原理 | 第24-25页 |
2.2.6 相似性原理 | 第25页 |
2.2.7 知觉恒常性原理 | 第25-26页 |
2.2.8 格式塔心理学美学原理 | 第26-27页 |
2.2.9 格式塔心理学的知觉组织原则 | 第27-29页 |
2.3 关于平面广告的基本概念 | 第29-46页 |
2.3.1 平面广告的历史沿革 | 第29-39页 |
2.3.1.1 一般意义上平面广告的定义 | 第29-39页 |
2.3.1.2 本文中平面广告创意方式的定义 | 第39页 |
2.3.2 平面广告的构成要素 | 第39-46页 |
2.3.2.1 平面广告创意方式 | 第43-44页 |
2.3.2.2 广告的信息传播 | 第44-45页 |
2.3.2.3 广告中的心理场与物理场 | 第45-46页 |
2.4 关于课堂教学 | 第46-51页 |
2.4.1 课堂教学的定义 | 第46-47页 |
2.4.1.1 课堂教学的历史沿革 | 第47页 |
2.4.1.2 当下广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47页 |
2.4.2 教学目的明确化 | 第47-51页 |
2.4.2.1 教学中根据学习动机对教学方法的把握 | 第48页 |
2.4.2.2 教学理念的改变对于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 第48-49页 |
2.4.2.3 课堂教学的设计与管理 | 第49-51页 |
第3章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在广告“输入”与“输出”过程中的心理分析与研究 | 第51-57页 |
3.1 广告的“输出”过程—广告的创意设计过程 | 第51页 |
3.2 广告的“输入”过程—影响广告接受的心理因素 | 第51-56页 |
3.2.1 不同年龄段人群接受广告的心理特点 | 第51-54页 |
3.2.1.1 儿童接受广告的心理 | 第51-52页 |
3.2.1.2 少年接受广告的心理 | 第52-53页 |
3.2.1.3 青年接受广告的心理 | 第53页 |
3.2.1.4 中年接受广告的心理 | 第53页 |
3.2.1.5 老年接受广告的心理 | 第53-54页 |
3.2.2 影响消费行为的其他因素 | 第54-56页 |
3.2.2.1 性别差异 | 第54页 |
3.2.2.2 经济收入差异 | 第54-55页 |
3.2.2.3 文化程度差异 | 第55页 |
3.2.2.4 民族与地区差异 | 第55-56页 |
3.3 广告从“输出”反馈到“输入”过程的心理机制 | 第56-57页 |
第4章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在平面广告创意方式及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第57-116页 |
4.1 平面广告创意方式的类型总结 | 第57-61页 |
4.1.1 事例说明创意方式 | 第58页 |
4.1.2 情感共鸣创意方式 | 第58-59页 |
4.1.3 戏剧矛盾创意方式 | 第59页 |
4.1.4 嫁接联系创意方式 | 第59页 |
4.1.5 比较对照创意方式 | 第59页 |
4.1.6 破立逻辑创意方式 | 第59-60页 |
4.1.7 生活价值创意方式 | 第60页 |
4.1.8 文脉意境创意方式 | 第60-61页 |
4.2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运用在平面广告创意方式及课堂教学中的研究 | 第61-107页 |
4.2.1 格式塔心理学在事例说明创意方式中的应用及课堂教学研究 | 第61-69页 |
4.2.2 格式塔心理学在情感共鸣创意方式中的应用及课堂教学研究 | 第69-75页 |
4.2.3 格式塔心理学在戏剧矛盾创意方式中的应用及课堂教学研究 | 第75-81页 |
4.2.4 格式塔心理学在嫁接联系创意方式中的应用及课堂教学研究 | 第81-86页 |
4.2.5 格式塔心理学在比较对照创意方式中的应用及课堂教育研究 | 第86-90页 |
4.2.6 格式塔心理学在破立逻辑创意方式中的应用及课堂教学研究 | 第90-92页 |
4.2.7 格式塔心理学在生活价值创意方式中的应用及课堂教学研究 | 第92-96页 |
4.2.8 格式塔心理学在文脉意境创意方式中的应用及课堂教育研究 | 第96-107页 |
4.3 格式塔心理学应用在平面广告创意方式中体现的原则 | 第107-116页 |
4.3.1 完型倾向性原则 | 第107-108页 |
4.3.2 封闭性原则 | 第108-110页 |
4.3.3 相似性原则 | 第110-111页 |
4.3.4 接近性原则 | 第111-112页 |
4.3.5 连续性原则 | 第112-113页 |
4.3.6 恒常性原则 | 第113页 |
4.3.7 简洁性原则 | 第113-115页 |
4.3.8 同型原则 | 第115-116页 |
第5章 结语 | 第116-125页 |
5.1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应用在平面广告创意方式中的思路总结 | 第116-121页 |
5.2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应用在平面广告设计课堂教学方法中的思路总结 | 第121-125页 |
总结 | 第125-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3页 |
致谢 | 第133-134页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