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8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8-11页 |
1.1.1 NO_X的排放及控制标准 | 第8-9页 |
1.1.2 NO_X的生成途径 | 第9-10页 |
1.1.3 NO_X控制技术 | 第10-11页 |
1.2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法)的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1.2.1 SCR脱硝技术的工艺原理与影响脱硝性能的主要因素 | 第11-13页 |
1.2.2 SCR脱硝装置流场的数值模拟 | 第13-14页 |
1.2.3 SCR脱硝装置流场的物理模型验证 | 第14-16页 |
1.2.4 面向氮氧化物超低排放的脱硝技术研究 | 第16-17页 |
1.3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17-18页 |
1.3.1 拟解决的技术问题和研究目标 | 第17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SCR反应器脱硝模型与模拟方法 | 第18-32页 |
2.1 蜂窝状SCR催化剂单通道脱硝模型 | 第18-25页 |
2.1.1 SCR化学反应机理 | 第18-20页 |
2.1.2 蜂窝状SCR催化剂单通道传质反应过程 | 第20-21页 |
2.1.3 本文建立的蜂窝状SCR催化剂单通道模型 | 第21-25页 |
2.2 单通道脱硝模拟方法与脱硝性能 | 第25-29页 |
2.3 蜂窝状催化剂模块脱硝性能计算方法 | 第29-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标准工况下反应器入口速度与还原剂分布不均匀性对脱硝性能的影响 | 第32-44页 |
3.1 标准工况下 SCR 催化剂单通道的脱硝性能 | 第32-35页 |
3.2 入口速度与氨分布形态对脱硝性能的影响 | 第35-37页 |
3.3 入口分布不均匀度对脱硝性能的影响 | 第37-39页 |
3.4 入口不均匀分布下空速和氨氮比对脱硝性能的影响 | 第39-41页 |
3.5 满足NO_X超低排放需求的入口速度和氨分布不均匀度设计标准 | 第41-4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4章 低负荷下入口分布不均匀性对脱硝性能的影响 | 第44-52页 |
4.1 低负荷下入口分布不均匀度对脱硝性能的影响 | 第44-47页 |
4.2 满足低负荷下超低排放的调节方法 | 第47-51页 |
4.2.1 降低平均空速 | 第47-49页 |
4.2.2 降低入口NO浓度 | 第49-5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满足超低排放需求的SCR流场和浓度场调节方法 | 第52-63页 |
5.1 流场均匀性调整方法 | 第52-56页 |
5.1.1 导流板 | 第53-55页 |
5.1.2 气流均布器 | 第55-56页 |
5.2 还原剂分布均匀性调整方法 | 第56-62页 |
5.2.1 常用浓度场调节手段 | 第56-60页 |
5.2.1.1 线性控制喷氨格栅 | 第57-58页 |
5.2.1.2 分区控制式喷氨格栅 | 第58页 |
5.2.1.3 静态涡流混合器 | 第58-60页 |
5.2.2 适应超低排放的浓度场调节手段 | 第60-6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6.1 本论文主要结论 | 第63-64页 |
6.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