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钢结构在现代工业建筑中的优势 | 第9-10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2页 |
1.4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2-15页 |
1.4.1 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2-14页 |
1.4.2 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4-15页 |
1.5 本文的研究工作 | 第15-16页 |
第2章 半刚接节点的概述及有限元分析法的验证 | 第16-29页 |
2.1 半刚接节点概述 | 第16-23页 |
2.1.1 半刚接节点的形式 | 第16-19页 |
2.1.2 半刚接节点的特性 | 第19-20页 |
2.1.3 半刚接节点的数学模型 | 第20-23页 |
2.2 ANSYS有限元软件介绍 | 第23-24页 |
2.2.1 ANSYS软件主要功能 | 第23页 |
2.2.2 ANSYS软件分析过程的基本流程 | 第23-24页 |
2.3 ANSYS有限元分析法的验证 | 第24-28页 |
2.3.1 试验模型概况 | 第24-25页 |
2.3.2 模型的基本假设 | 第25-26页 |
2.3.3 实体建模 | 第26页 |
2.3.4 材料属性 | 第26页 |
2.3.5 网格划分 | 第26-27页 |
2.3.6 边界条件 | 第27页 |
2.3.7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27-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箱型柱-工字型梁半刚接节点的有限元分析 | 第29-44页 |
3.1 非线性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29页 |
3.2 ANSYS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29-35页 |
3.2.1 分析模型方案的设定 | 第29-32页 |
3.2.2 模型的假设 | 第32页 |
3.2.3 几何模型的创建 | 第32页 |
3.2.4 选择单元属性 | 第32-33页 |
3.2.5 材料属性 | 第33页 |
3.2.6 网格划分 | 第33-34页 |
3.2.7 施加荷载和边界条件 | 第34-35页 |
3.3 基准模型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35-41页 |
3.3.1 基准模型的弯矩-转角( M -θ)曲线 | 第35-37页 |
3.3.2 基准模型在不同受力阶段特性分析 | 第37-41页 |
3.4 不同参数下模型的对比分析 | 第41-43页 |
3.4.1 不同材质情况下的对比 | 第41页 |
3.4.2 箱型柱在不同壁厚情况下的对比 | 第41-42页 |
3.4.3 攻丝衬板在不同厚度情况下的对比 | 第42页 |
3.4.4 端板在不同厚度情况下的对比 | 第42-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工程实际应用 | 第44-61页 |
4.1 项目背景 | 第44页 |
4.2 项目概况 | 第44-49页 |
4.2.1 产品构成 | 第44-46页 |
4.2.2 材料属性 | 第46-47页 |
4.2.3 设计参数 | 第47页 |
4.2.4 环境荷载 | 第47-49页 |
4.2.5 质量分布 | 第49页 |
4.3 ANSYS整体模型分析 | 第49-59页 |
4.3.1 约束 | 第49-50页 |
4.3.2 基础工况 | 第50-51页 |
4.3.3 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工况组合 | 第51-52页 |
4.3.4 模型中钢结构支架的半刚性节点简化 | 第52页 |
4.3.5 计算结果 | 第52-59页 |
4.4 经济价值 | 第59-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个人简历 | 第67页 |